今日感慨:奥巴马是位80后总统


    正在中国访问的奥巴马是位非常典型的80后总统,不是说他出生在80后,而是说他较会受80后欢迎。在美国,他是头一位在刚刚成为选民的年轻选民中拿到大比分选票的总统,看看他在竞选的时候他的竞选阵营所催动的“奥巴马男孩”和“奥巴马女孩”,在网络上所进行的大规模竞选动员与筹款行动,他所提出的更能催动年轻人的激情的“改变”口号,他用激情而非经验所表现出年轻人的理想型风格,他以草根而不是豪门样式的背景与表达方式,奥巴马不只是一个讨美国年轻人喜欢的政治家,他也很大程度上投身了年轻人们自己出人头地的梦想符号。作为一个更为多样化的移民国家,奥巴马就是对有新美国梦的青年人最好的激励。

 

    我相信中国80后也会欣赏奥巴马的风格:作为一位社区服务出身的平民总统,他会比较懂得让他所面对的对象好感,懂得怎么样体会周围的普通人的需要,他的随和亲切让传统权威感淡薄的中国80后年轻人感到放松;他的语言会比较生动、不做作、不念稿,用词讲究又比较随便,让年轻人感到新鲜与自然;他会有很丰富的表情、眼光、肢体语言,从而使得他显得非常感性,而这恰恰是非常吸引年轻人的魅力处;而在日益发展的新一代的大国心态与爱国主义热情中,奥巴马对待中国的谦虚语调将会满足年轻人的情绪需要。其实,在现在的政治经济形势下,奥巴马访华并不会有太多的实质大礼,除了重申两国在一个中国、朝伊问题上的合作外,实际上两国的贸易与货币政策争端应该会更趋激烈,但是奥巴马总统的风格将更让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年轻一代感到舒服。

 

    新一代的中国领导人在沟通风格上已经有相当的改进,某些个性化与感性化的领导人已经出现,包括胡温在内的最高领导人也开始利用网络与民众沟通,而共青团等群众团体出身的领导则在沟通风格上更灵活一些,新任的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也曾多次强调青年团干部在对青年发挥领导作用的时候要更了解年轻,甚至迎合青年。但是我们现在的很多领导人面对群众还是明显的具有刻板化、读稿腔、老套话、党八股、远距离的特点。而对待弱权威性、见识丰富、强调新鲜感、欣赏趣味性的80后来说,很多领导的沟通风格往往不是很受他们的欢迎。随着80后正在成为社会新一代职场主力、公众核心、舆论主流,传统的领导沟通能力危机自然也会日益严重。

 

 

 


昨日场景:在西安参加欧亚经济论坛,当选论坛理事会委员。在欧亚学院做关于大学生发展社会关系途径的演讲。

 

今日小诗

消夜

 

让些些旧雪落上衣领,

衬不着红粉浪漫的心情,

凭空一片清真,

抖不尽霜花,

数不完星星。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芹炒香蛋

两只鲜香菇切碎,放入三只鸡蛋打开调匀的蛋汁中,在平底锅中摊成蛋皮,取出切成蛋皮条。香芹两斤,摘去叶子和根须,切成半寸长的芹段。起油锅,热后倒入芹段,大火暴炒五分,放食盐酌量,再放蛋皮条,快炒一分后出锅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