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厉以宁、李扬、刘世锦、蔡昉等经济学家在出席未来10年中国经济走向”高峰论坛暨《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首发式。联手把脉后提出——
未来10年中国经济四大警示
●再杠杆化趋势出现蕴藏新一轮资产危机
●土地问题是影响未来经济的最重要因素
●中低速增长中众多企业将面临生存考验
●中西部要防止成为第三个“美左桥诺”
解读:对于上面四个警示,我的观点是再杠杆化并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我很同意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的观点就是现在发生金融危机是不是就是因为金融创新过度造成的,是不是就是再杠杆化造成的?答案是显然杠杆率过高是一个原因,但是再杠杆化的确推动了经济更快的增长,但是金融创新并不是过度,而是不足,同时兼管又不到位。外国的金融创新还好,而我国期货,债券市场的建设还非常滞后,这难道是金融创新过度,可能这也是我们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有限的原因。事实上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也不存在金融创新过度的问题,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各类人群进入市场,金融机构应该为其提供必要的金融创新工具,以满足其对资金的需求。
而对于土地,没有什么特别要说的,由于其特殊性,将会变得越来越稀缺,价格也会越来越高,这无可质疑。只希望民众不要短视,过早的把土地卖掉,同时也建议政府对那些卖地的居民在再动地时不能再分配土地了,但可以允许其回购,且在交易中要居于优先位置。
同时我们发展是为更多的民众造福,而如果企业生存就是为民众造福,那么我们当然希望高速增长为许多企业提供生存的机会,但是现在的高速增长谁获利了,大家是心知肚明的,所以我们的目光不要只盯住企业,至少不要只局限于企业,而更重要的是关注民众的生活,关注民众是否富裕,而我想只要民众都生活富裕,衣食无忧就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最后关于差距的问题,大家都希望没有差距,但没有差距绝对是不可能的,同时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也未必都不好,因为差距意味着同质化竞争不明显,这样至少可以形成你追我赶的动力,至少会蕴含巨大的机会,我想只要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就好,至于产生的差距如果对生活有影响的,此时需要政府出手相助,也就是通过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使得更多的民众有奋进的动力,有谋生的希望,更有切实的生活的保障,这样的社会就会更美好,这是我对未来图景的一种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