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盈末梢的东方管理学
11月2号在北京听稻盛和夫与张瑞敏对话,主题是京瓷的阿米巴经营与海尔的自主经营体。稻盛和夫是在说如何做事,张瑞敏更多是在说理念。因在第一排听得真切,他们的思想非常契合李一道长为我的新书《答案永远在现场》所作的序:《充盈末梢的东方管理学》。在这里转载以飨网友。
⊙李 一道长
可以肯定地说,这部讨论“中国企业的管理迷失”的作品是把着力点放在“突破性思维”上的。思维本是线性的,必须在分析比较中才能被运用,而分析比较就可能会离真相越来越远,所谓“一尺之锥,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突破性思维就是突破了思维的线性维度,应该是跳出了思维的模式,突破了思维模式就是回到思维的“根”了。
思维的“根”是什么?是意识,而意识的本质像镜子,如《庄子》所说,其特性是“不将不迎,应而不藏”。缙云山道家实证体系把意识的这种功用表述为“整体意识,良性意识,颤抖意识”,统称为人生修炼的“三大意识”。
“整体意识”强调的是“知”的完整性,是“知足”的状态。这个“知足”不是平常人们说的“小富即安的知足”,而是清楚、完整、全然了解事物运动变化的实相。用现代的话说,好比是启动内心导航系统,精细的觉知到周围事物及环境变化,整体把握预示变化的蛛丝马迹。
“良性意识”是一种“知止”的状态,也就是面对正在发生的任何缘起,都全然接受,弗排斥,弗拒绝,弗选择。“知止”的要点在“知”而不是在“止”,“知止”是一种修为,而“止”则是自动的或者说是自然而然的。《庄子》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知止”是倒过来,要以无涯随有涯,那就没有“殆矣”。“无涯之知”止了,止在哪里?止于至善!至善就是恰当其“时”,恰当其“位”,也可以说就是“现场”实相,至善是无量因缘和谐于某个位(现场)的那个此时此地,而这个和谐又是动态的随时随地的。
“颤抖意识”是不执著的状态,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状态。身体或组织的每个细胞都是鲜活的。也就是整个系统的末梢被充盈着,最远端的信息畅通无阻,整体循环饱满,时刻洋溢着鲜活与生动。充盈末梢不同于现代管理学所说的“细节决定成败”和“组织结构扁平化”,充盈末梢的势能来源于“节奏”,只有先找到自身与天地相和的韵律,才能再由此拓展到家庭、团队、企业与社会环境万缘的和谐韵律。
这“三大意识”合起来就是描述《庄子》“至人之用心若镜”的全息境界,也可以说是“精满、气足、神旺”的状态。这时用思维而没有思维的局限,知局部而不存在被局部的刺激所误导。这才算有点“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的味道。
我们倡导的东方管理学的研究,正是试图通过这“三大意识”的实证实修,来帮助管理者回归到认知主体的“根”。重点不是管理对象,而是管理主体。也就是收回目光向内,专门解决管理主体自身的问题。在东方管理学的实证体系中,没有理论,没有模式,只有在实事中求是的挥洒自如!通过人们对管理之道的修炼,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通过管理对象开发管理能力。
《答案永远在现场》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命题,以突破性思维来提示人们时刻保持“面对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警觉,从而走出流行管理理论一再刺激人们追求做大做强的致命误区。
人们之所以非常容易被刺激到“做大做强”的泥淖中,从东方管理学的角度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做大”、“做强”存在误解。就做大来说,无论是可行性还是必要性都值得推敲,因为“做大”受到无量因素的制约,必须量力而行。况且那个“大”也是相对的。而“做强”就不一样了,什么是强呢?《道德经》解释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即战胜别人算作是有力,战胜自己才算是“强”。实践证明,任何组织或个人最后都是败在自己手里。战胜自己的自强不息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战胜自己什么?战胜自己的妄想、虚荣、贪婪、情绪化、急功近利及恶性膨胀的野心等等。做强是自己的事,任何一个组织或个人都应该也能够“做强”!因为他们都是应运而生的、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能力优势及环境优势。区别只在于了解和不了解,会用和不会用。
《答案永远在现场》把“嫩芽拱开地墒露出尖尖角的力量”表述为“不受什么条条框框束缚,不找借口,遇到问题就着手解决的地头力”。确实相当精彩。认为地头力是不靠记忆或经验得来的知识,是一种现场瞬间反应的能力,一种从零开始的思维突破能力。地头力又是一种历久不衰的行动能力,尤其是在未知领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现今这种环境变化剧烈、过往经验未必能保证未来成功的情况下,更显得重要。
管理之道的实证实修原本就不是要告诉人们答案是什么,而是帮助每个管理者通过修炼如何知道自己在实事的动态中持续地找到答案,帮助人们如何面对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怎样与时偕进。怎样在实事中求“是”,这里强调的求“是”,必须在实事中求,不是在对过去事物的描述(理论)中求,更不是在对未来事物的展望(包括预测)中求。而对于理论和预测,只能玩味,只能是“居则观其像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那就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本文乃重庆缙云山道教绍龙观住持为《答案永远在现场》所作的序。上海证券报有删节)
(⊙李一)
《答案永远在现场》全目录
序一:稻盛和夫:现场有神灵
序二 李一:充盈末梢的东方管理学
序三 丁立国:答案在你心中
前言 王育琨:从“二手数字”回到现场
第一章:中国管理迷失本真
大危机是我们回归经营管理本真的契机,我们需要回到客户真实需求点,回到员工的现场开拓力,深耕细作,降本增效,消除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浪费,增强赢利能力。这时,重要的不是整合多大规模的资源,甚至也不是制订出整体的转型战略,重要的是别那么浮躁,别那么雄心万丈。安心于做好每一件事,凝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承当起一刻接一刻的精进,就一定可以开发出生活这个巨大的、生生不息的矿脉。
中国管理的迷失
以丰田为代表的一大批日本公司,把握住了未来一流企业的本真。丰田生产方式采取“问题一冒头就把它打掉”的方式,使得许多问题在没有进一步变成可以调控的数据以前,就被解决掉了。管理的职能直接进入了一线。当这个过程完美地在现实中演练时,也就没有了通常意义上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区别。
没有资本,丰田公司不得不最大限度使用人工杠杆
日本离中国很近,丰田生产方式离中国很远
这是中国管理的问题
答案永远在现场
赋予现场员工独立思考和追求最佳的权利
答案永远在现场的中国验证
流行经营管理理论需要重新反思
流行管理理论的致命误区,就是一再刺激人们追求做大做强。人们的贪婪一旦被刺激起来,就无所不用其极。圣雄甘地100年前就说过:“地球提供的资源可以满足每一个人的需要,但是却不能满足人们的贪欲。”
“橐龠现象”常使人们迷失
冷笑话背后的悲惨故事
中国人的大局观哪里去了?
中国人的创造力哪里去了?
做大还是做精
反思的初步结论
美国通用汽车这一课
美国金融危机暴露出美国一味强化的精英数字管理错了。中国企业界需要重新反思30年来从美国那里移植过来的一整套数字管理体系了。通用汽车遭遇今天的生存危机,是以数字精英管理为主的体制出了问题。这种体制有一种强大的惯性,不肯以客户的真实需求为出发点,不肯以一线员工的地头力来建构公司。
“脑瘫才买美国大车”
通用汽车与丰田汽车是两种制造规则的博弈
该反思美国的制造文化了!
危机中遭受困局反映出中国企业的问题
虚假与高调狼狈为奸。虚假是高调的避难所,高调是虚假的支撑柱。
江龙控股20亿资金黑洞
“糖王”之死彰显资本无情
合俊集团的掘墓人
“缝纫大王”丢失了做企业的本真
牛奶业沦为贩毒业
中国企业体检工具:合宜性
无论是一个自然人,还是一个企业,都不得不透过“公正的旁观者”,照看一下自己外在的形象以及内在的“善良意志”,这是自然、人、社会和合的基础。
缺失的合宜性
合宜性的工具化:巴雷特的七意识层次
该长得没长,不该丢的丢了
“合宜性”的一票否决
如何打破企业史上的怪圈
悖论一:创业需要资本、人脉和能力,但是在企业创业史上,最有钱的人、最有背景的人、最能干的人、最聪明的人,往往不能取得很大成功。
悖论二:本来资本、人才、软件、硬件是一个企业继续创造辉煌的基础,可是纵览企业史,那些积累丰厚的企业却日渐式微,那些原本根基薄弱的小企业却朝气蓬勃。
企业史上有趣的两个怪圈
墨菲法则、彼得原理和帕金森定律
如何企业冲破企业史上的怪圈
第二章:地头力——答案永远在现场
以地头力来透视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中国本土的原创。地头力是我对中国企业实践长期观察的初步结论。当一个人地头力源源不断时,他就可以在天地之间安身立命;当一个企业地头力源源不断时,这个企业就可以积蓄推动世界改变的力量;当一个国家地头力源源不断时,这个国家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人类福祉。
地头力真相
每一个时点,都是万缘俱足;唯有每个岗位都有独立思考和追求最佳的员工,才能够进入全知全觉的状态,引爆那个万缘俱足的触点,释放地头力。
“人是一种有生命力的动物,富有创造性,任何时候都比既定的方式或体系重要。“
——李小龙
土生土长的地头力
截拳道与武术中的禅
地头力首先是一种突破性思维
触发潜意识,现场有神灵
黄光裕地头力的变异
地头力意识的根
地头力的科学基础
李云龙地头力的升华
从企业家个人地头力转为企业整体地头力
地头力具世界性语言
规模组织的地头力
至真之路
看标本1:京瓷公司——答案永远在现场
现场有神灵。答案永远在现场。地头力更为重要的是要形成一个组织,一个整体的文化,一个整体的场,员工一旦进入这个场,就要尽最大可能释放自己的创造力。
现场有神灵
抓住现场的神灵
“变形虫组织”——发展就是不断地建构和解构
企业领袖必备的素质
看标本2:丰田公司:每个员工都是创造者
如何让员工没有恐惧,安心、承当、精进,这是丰田公司很有功力的地方。一般丰田公司从来不做理念培训和精神道德培训,因为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不是培训所能传递的,必须在做事的过程中自己去炼心。
志向:让千万人安身立命的使命
俯瞰:掌控全局的整体思维
深耕:一刻接一刻的精进
公司为了谁
公司的调子与精神
制造业的一个谜
标本3:任正非呼唤地头力
这仅仅是力的事业:具有本世纪的一切病态特征,但要以充盈的、弹性的、再造的力来调整。
——尼采
他看到了冲锋势头隐藏的危机
军人的孤独
冲破剪刀加糨糊的思维枷锁
不愿被自己的组织消灭
创造永远来自一线
一线决策团队的承当
深淘滩低作堰
让地头力再次成就华为
第三章:大机大用地头力
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有一个庞大的默默无闻的企业家群体的崛起,同样需要千千万万富有个性的中国男人释放自己的天性,创造自己的价值。天地之大,他们需要找到自己真心喜欢做的事,全身心投入,把它做好。他们需要在释放自己的地头力的过程中找到安身立命之地。
中国个性创造者之路
在他们强毅而能负载的精神里面,存在着尊严;在傲立着的尊严之中,存在着意志力;在意志力中存在着对最重的担子的内在渴求;在渴求之中,存在着激情的爆发力。
他们一定听到了一种神秘声音
王石:生命在高处
张跃:安心追求极致
郭广昌:甘为天下溪
中国连绵起伏的精神山脉
社会设计师马云
未来的一批长久成功的大企业将不再是由技术或产品的设计师建立的,而是由社会的设计师建立的。这些设计师将企业以及企业的运作视为他们核心的、完整的发明创造,他们设计了全新的组织人力资源和发挥创造力的方法。
——詹姆斯·柯林斯
马云、梁稳根炸响春雷
警世之语沁透了突破性思维 1
“员工第一位”
地头力的三个纬度
一种提升人类福祉的承当
史玉柱头拱地
商人本性一旦跟自己的喜悦结合在一起,注定有巨大地头力。
老板冲在第一线
直觉、好奇心与逻辑思维
掌握客户的心智
丁立国舍大求小
我愿用我的一生见证一个“德”字。
——丁立国
危机中动若脱兔
小的是美好的
中国企业人的心智开始圆熟了
刘红军信实跑赢逆市
他把自己当成一个大头兵,推己及人,与员工建立了和谐共生的关系;他又把唇齿相依的关系,推到上下游的协作商身上,与他们共存共荣的“磁场”,在危机中显露出勃勃生机。
信实引犹太商人竞折腰
创业初期的人性危机考验
进一步的验证
人生起步时的关键几步
这样的故事应该多讲、早点讲
80后新睿顼世栋
当我们静下心来,观察80后们的思索、挣扎和睿智,感受他们的思维和天性喷薄而出的时候,你不得不承认他们就是来这个世界创造奇迹的人。
唯有创业才快乐
80后新睿
建构地头力
做企业是安身立命的方式
直愚比技巧更长久
中国家族企业地头力之殇
有些家族企业一个人绝对控股,没有办法平和传承;而另外一些家族企业没人持有控制性股份,依然可以代代相传。为什么?
当家族企业没了帝王
回归合作创业基本面
人生格局的困境
两个男人的世界
稻盛和夫是一个禅师
成功和失败都是一种磨难。有人成功了,觉得自己了不得,态度变得令人讨厌,表示其人格堕落了;有人成功了,领悟到只凭自己无法有此成就,因而更加努力,也就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人性。而真正的胜利者,无论是成功或者失败,都会利用机会,磨炼出纯净美丽的心灵。
——稻盛和夫《人为什么活着》
成功是一种磨难
一路挫折砥砺出一个积极“心相”
鹿儿岛的爽朗天性拯救了他
合伙人歃血为盟
利他让京瓷公司壮大
不以现有能力判断未来
只知其一,一无所知
主人和奴隶
回到原点
史蒂夫·乔布斯创造惊喜
史蒂夫·乔布斯坚信,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从来都是发现、解决、创造、收获的最佳地,同时他还营造了一种苹果组织的场,一旦置身其中,就会有一种创造惊喜的追求和自信。
他在创造中找到了喜悦
“小物件”大世界
营造创造惊喜的苹果场
山姆·沃尔顿源源不断的大能 211
那些世界上建立了自己坐标的企业家,大多都把自己想明白了,他们具有和自己内在接触的能力,具有和世界接触的能力。
以正确和道德的方式完成使命
抓住商业的根本
走在与员工结盟的阳光大道上
商业领袖没框框
马克·赫德的走动式管理
马克·赫德的走动式管理,实际上就是潜入员工和客户心智,使得企业经营策略和战略得到客户与员工的认同。这些看上去谁都可以做到的简单做法,却引发了一系列颠覆现代管理的真实悖论。
面对惠普的大企业病,马克·赫德拿起了手术刀
赫德深潜,带动了整体惠普体系的走向
赫德走动式管理具有一般的模型意义
马克·赫德引发的四个管理悖论
盛田昭夫如何头拱地打开国际市场
只要后进国家的小公司意欲打开国际市场的冲动存在,就有盛田的位置。
最好的商业决策
穿越两个世界的文化差异
索尼巨大的无形资产
两栖动物的困顿与抉择
不可思议的并购,不可思议的地头力
索尼并购哥伦比亚公司,是远见与短视交织,人性与理性碰撞,战略与战术错位,混乱与秩序交响的合奏。看上去没有章法,但盛田昭夫则通过一个错误,给索尼选定了21世纪蓝图的基本色。
一种超经济的背景
直觉的力量超越理性左右大局
玩家汇集的工作团队
出井伸之重新架构索尼美国
恪守生意的逻辑
堤义明的哲学背叛了他
堤义明对人性有着深深的恐惧,用尽一生提防着阴谋,最后却偏偏在习以为常的、自作聪明的人性迷局中折戟。堤义明的哲学背叛了他,他背叛了意正心诚的大道。
被自己制造的阴谋给毁了
双重人格
没有人了解真实的堤义明
刺破混沌黑暗的灵光
做企业要有讲故事的地头力
成功企业家,多能用一般生活常识和哲理,将自己公司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和意义讲解透彻,捕获一大批相关利益者的心。
讲企业故事的四个基础
掌握了企业本真最关键
讲好故事还必须有点哲学和自信心
带着爱去做人、做事和做企业
一个人与一片树叶没有什么不同,一天与一万年也没有什么不同。人与人所不同的是,能不能找到自己真心喜欢做的事,全身心投入,把它做好。
“汶川地震”是中国人性最灿烂的时刻
像尤塞恩·博尔特那样欢喜去做事
找到使生命激越和充实起来的地头力
后记 德胜样本·新概括·新公司体系
感恩与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