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炒做---为何把皇冠戴在散户身上?


  根据创业板开板当日,上海证券报与证券之星联合举行的创业板投资意愿的散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股民中,多达78%的投资者表示,创业板新股上市首日,不会在二级市场买入;选择“买入”和“根据首日涨幅决定”的投资者各占11%。看来大多数投资者对首日参与炒作创业板新股并不热情。而据最新报道,上海证券报提供的交易数据显示:首日参与创业板股票炒做的竟然绝大部分是散户,这种前后矛盾的实施不得不引人深思。
  根据统计在A股帐户中符合开户条件的约6000万户,但实际开户数仅为900万户,开户率约为15%;不少股民因担心风险过大,仍持观望态度。而《中国证券报》报道也认为,基金仍是主导市场的决定性力量,基金的进退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市场走势。
  在10月19日,第三批次招股的9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网上网下申购情况披露。数据同时显示,公募基金的比例再度提高,平均占比近35%(不包括管理的社保组合和专户)。由于此次创业板“超募”较多,基金最终在创业板企业配到的股量甚至高于中小板企业。加之市场预期首批创业板上市炒作收益丰厚,不少债券型基金乐于一搏,有基金公司表示,创业板将作为四季度债券基金投资热点。
  面对种种事实,我们不仅要问难道是散户的资金量大,还是机构的资金量大,为何一些不光彩的事都是散户的错呢?难道散户现在成了主宰大盘的主要力量吗?笔者认为有部分散户投资者参与炒做肯定是存在的,但不能够因为部分散户投资者参与,就认为是绝大部分投资者的行为,散户投资者处于弱势,无主宰权,但把盲目炒做的皇冠戴在散户身上,有关部门是猜想,还是真正的数据,值得考究。毕竟散户拿的是自己的血汗钱,而不像机构投资者一样,拿着别人的钱,过着涝旱保收的美日子,应该说他们才是最不怕风险的,也是最有理由积极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