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经济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房地产业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仍拥有巨大增长空间。国际国内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健康的房地产市场不是靠投机拉动的。住房虽具有资本属性,但它更是人民大众遮风避雨、安身立命的场所,一个文明的社会必须为公民最为基本的住房需求提供保证。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已探索出一条金融政策路径:将保障性住房设计成一个能够大规模吸纳流动性,并提供稳定回报的中长期投资品。这个思路必须进入决策者的视野。
根据国家统计局年鉴数据2009年上半年全国平均房价已经超过4500元,而承受这个房价的人群,按2008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761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81元算,一个双职工家庭买一套80平米的房,不吃不喝也要11.4年,而一个农村家庭在城市买套房则需要37.8年,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出2008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被增长上来的,因为其中并没有包含下岗、私企与无业人员的收入统计,而房地产发展到今天,城镇人口的住房需求已经基本上得到解决,所剩下的商品房需求群体多数为被城市化人群,这群人多为城镇私企职工,按2008年17071元的平均年收入看,显然无法支撑高房价,此外相对于人口的流动方向来讲,趋于净流入人群较多大城市,房价均远远高于4500元这个平均值,一个被城市化的农民家庭即便穷尽三代也无力购房已经是无需争议的事实。
受利好政策的刺激,刚性需求者穷尽三代有能力入市者基本都已经入市,所剩下的即便是穷尽三代也无力购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此后唯一能够支撑房地产的也仅剩下投资需求,然而在上半年投资过热推动房价暴涨后,投资需求也已经彻底沦为了投机需求,房地产的虚拟价值被不断推高之后所面临的就是需求萎缩这一不争的事实,随着房地产刺激政策周期的临近,当房地产政策退出之后房地产再次陷入僵局已经无法避免。
中国三分之一开发商只倒土地从不盖房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