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上访者,天能塌下来么???


据报道,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处理非正常上访行为的通知》,对信访时穿状衣、静坐、自残、自杀、无理取闹、拦截机动车辆、纠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所谓14非正常上访,将采取行政拘留、追究刑事责任、劳教等手段严厉处罚。

对于深圳市这种遏止“上访”的做法,官方新华社13日发表文章指出,一些地方视信访为闹事,视信访者为不稳定因素,不惜人力物力财力、采取种种手段,收买、笼络、欺瞒甚至打击、迫害信访者,其真正目的是害怕影响所谓的政绩和个别人的仕途。最后文章强调,对待非正常上访,在疏不在堵,要消除群众不闹不解决的顾虑,切实维护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否则,不仅损害百姓利益,而且损害政府形象。 

由此可见,深圳市正视非正常上访问题,痛下决心治理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方式方法确实值得商榷。事实上,老百姓之所以会 非正常上访往往是因为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而于无奈之中所采用的方式。而政府部门不以解决问题为首要,反而以严厉的手段来加以制裁,实在是有悖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辱党的声誉!

    最近的一年当中,笔者总是会收到诸多信函,有邀请参加座谈和会议的,有恳请联系建立关系的,也有以文章形式进行进一步商榷与探讨的。但这其间最多的就是提供线索和材料请求帮助呼吁的,比如,下面这篇文章就是一名叫丁衍德的先生在发出请求时写的一个观点。

08919,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批评一些干部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群众生命安全麻木不仁

国家信访局局长周占顺说80%以上的上访有道理

乌鲁书记栗智称八成上访者有道理, “在当前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中,80%以上有道理或有一定的实际困难,无理取闹的只占一小部分。”

他曾说:“领导干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带头者,而不是矛盾的制造者和加剧者。没有与老百姓打成一片的好作风,没有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就不可能化解矛盾,赢得民心,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一个千年不变万年不腐的国家政权和大树一样,如果被地方的蛀虫蛀空了,失去了树心民心,它经不起大风,大浪,大雷,大雨的考验,很快会被掀翻,变成历史的垃圾。所以要大家同心同德去扶持这棵大树,让它在阳光下健康,蓬勃的成长。

上访者是大树的一份子,上访者打破了千百年来官贵民贱逆来顺受的宿命论,用自由、平等、公道、正义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懂得并敢于也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正当权益,挥出法律和政策的利剑,不屈不挠地为维护正义、权利而上访。迈向法治社会的前驱和闯将,监督政府改进工作。

由于枉法者,地方的蛀虫,欺压百姓;在伤心,流泪,呻咛,叫苦,叫痛,叫冤,叫屈。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道德,正义,真理,为了集体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法律尊严,与违背法律,道德,人伦的蛀虫,破坏者,摆事实,讲道理,希望高一级的机关作“公平”“合理”的裁决。

他们知道了,法院管不了那些有权的人;他们没别的办法,是无奈之举;你听听他们的诉说,哪一个不是下边不管或管不了,才花钱吃苦又受累上访的,事小了也不上北京。你为啥不上访,谁要摊到自己身上,谁就知道了。争取自己的民主权利,这是合理合法的。

实际一些枉法者有钱有势,拿钱去买通其他有权的人替他说话,求得官官相护(后者有事时他再护后者),故意刁难打击欺负上访者(你还敢上访,我就制裁你),普遍的说法是和民斗斗玩(让你看看法大还是权大);就是北京有批文,他东拉西扯吹毛求疵,求全责备缺乏办理的诚意;他说你上访还得在我这处理,还是我说了算;就是不给办,拖死你(他拿着高薪,你没钱还要来回跑,真拖死你);政令不通踢皮球,几年都处理不完的太多了,使信访局人满为患。好多明知是错了,就是不改,所谓要考虑他的尊严,不管受欺侮人的死活;还说要给你办了,都去上访怎么办(办好了上访者还去吗);不说他以前办得对不对,只有北京下了死命令,才办几个挡挡北京的面子。有些人不关心群众的痛痒,默许容忍枉法者的不轨行为,这道理那道理,就是没有落实政策关心百姓的道理。

由于枉法者,地方蛀虫的腐蚀下,吞噬下,伤天害理,灭绝人沦,惨无人道;他们背乡离井,妻离子散,生离死别,忍饥挨饿,风餐露宿,受尽人间悲苦,都是为了这个“理”字。才会造成人们大喊,大叫,大骂,投河,上吊,服毒,自杀。他们致死也没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难道不值得为他们树碑立传吗?

客观上表白他们对中国,这根千年不倒,万年不腐的大树的忠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为了共产党的声誉,为了让中国这棵巍峨挺拔的大树,正是因为他们相信政府,才去上访的。这种现象,不足为怪;要说奇怪的话,是不制裁欺压百姓的不讲理者,而视上访者为刁民。说“刁民”是闹事者,添乱者,不安定因素。上访者知道上访不容易,而枉法者仍在激化着矛盾,个别地方发展为群体事件(老百姓知道鸡蛋碰石头的结果),还说老百姓不听话,没当顺民。

没有上访的人,今天的中国还会有更多的贪官污吏,祸国殃民,乌烟瘴气的环境。上级领导在上面,不经上访人的口去诉说,甚至诉说到国外;个个官员都是报喜不报忧,在树叶下的黑暗,你又知多少?若封闭言路,只能助长社会腐败的滋生,而产生造反者,直至改朝换代。

上访者是不计名,不计利,不计报酬,真正事实上的“谏官”,有什么理由封闭他们的言路呢?上访者是国家之栋梁,是国家之至宝,值得尊敬,上访者“万岁”予否,就看官员们的态度了。不要畏疾忌医,要去铲除蛀虫;不怕黑社会,就怕社会黑。这态度关系国家兴亡!

所以我要对我的国家说,良药苦口,善待上访者吧。

事实上,丁衍德先生的文章是颇有个性与见解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否认上访人群中的无理取闹者存在,然而大多数的上访者应该都是事出有因的。国家信访局局长周占顺说80%以上的上访有道理。笔者以为此话最真也最为可贵!

其实,说上访者是社会监督员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观点,之前笔者就曾说过上访者是社会龌龊的清道夫,是官员处事不公的“照妖镜”。设若社会连敢于上访的人都不存在的话,那么这个社会又该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呢?而对于上访者是“谏官”之说,笔者到感觉甚是新鲜。试想,谏官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而能够具有谏官之誉的人要么是君主身边的红人与亲信,要么是运筹帷幄、韬略于胸的智勇者。而上访的人呢?无非都是一些遭遇欺凌、权益难得保证却又不甘沉默的草民而已,如何能够以“谏官”而论之?

毛泽东曾经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邓小平也曾经说过,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然而,现在我们有些同志却喜欢听顺心的、好听的,哪怕是阿谀奉承、矫揉造作的不实之辞,听不得批评意见,视批评为刺耳,视提出批评的同志是跟他过不去。这种态度是极端错误的。事实证明,之所以把上访者称为“谏官”,实质在于当今社会敢于直言和敢于驳言的人太少了。于是乎,上访者奔走间的坚韧与执著就充当了一个“谏官”的角色。

诚如丁衍德先生所说,“良药苦口,善待上访者吧!”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设若听不得反面的意见,不容许上访的现象存在,实际上就是在纵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俗话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努力营造一种敢讲真话,敢讲实话,开诚布公,坦诚相见,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环境,有利于党和人民的利益,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的。——既然如此,笔者以为:善待上访者,天塌不下来!!!

(李吉明20091120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