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下乡政策调整将利好农民和相关上市公司


  “家电下乡”是国家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被作为“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于2009年2月开始实施的。“家电下乡”实施以来,有力地缓解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家电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冲击和影响,拉动内需的效果也非常显著,同时也有力地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了民生。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全国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787.8万台,销售额508.4亿元。以海信为首的家电企业利润更是暴增。但是,“家电下乡”拉动内需的实际成效与年初预测的能拉动约1500亿元农村消费还有相当的距离。

  “家电下乡”好政策为何没有得到农民朋友的积极响应呢?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农民朋友感到“家电下乡”产品价高质次。当初制定“家电下乡”政策之时,考虑到农村的实际购买力水平,为保护消费者利益,对“家电下乡”产品实行了最高限价制度。但是,许多企业把“最高限价”当成了“全国统一价”。由于家电和电子信息产品技术进步快,更新换代快、降价频繁,产品招标却一年一次,这导致农村消费者产生了家电下乡产品质次价高的错觉。

  二是补帖兑现手续繁锁。有时为了几十元的补帖款,农民需要来回跑几趟,耗时太长。

  三是“家电下乡”产品有限,不能做到因地制宜。

  针对,“家电下乡”政策存在的缺陷,国家正在积极研究相关调整政策。

  一是放开家电补贴的价格限制,设定补贴上限,以便农村消费者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二是简化补帖资金兑现手续。在严格把关、确保财政资金安全使用的基础上,更多采取现场补贴的便捷方式。

  三是采取“9+N”的“家电下乡”供应模式。各省可以因地制宜的增添“家电下乡”产品。

  家电下乡政策调整解决了先前的一些政策缺陷,方便了农民对“家电下乡”产品的采购,利于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民生,同时对家电类上市公司构成实质利好,利于这些上市公司业绩的提升。近期,家电类上市公司将有上佳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