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终于开始清查囤地了,或者是最近舆论的压力让国土部无法承受,又或者是近年来高涨的房价让中央政府下决心了,不管如何,囤地这一被全国人民包括众多开发商在内的业界所强烈指责的现象,如果能够被终止,一定是众多老百姓的福音,也一定是业界福音。
房企之所以热衷囤地,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李泽楷那样低买高卖,转手间2个多亿的利润到手;二是买地的时候地价太高,开发要赔钱所以只能屯着等房价涨上之后再卖;三是上市房企为了资本运作而囤地,也就是所谓的“土地储备”。这三者中,尤其以第三者危害最大。根据各大上市房企第三季度的财务报表披露,截止2009年9月30日,排名前十位的上市房企土地储备已经超过3.02亿平方米。
以下是笔者收集各大上市房企财务报表上得出的数据:(数据截止9月30日)
排序 |
企业名称 |
土地储备 (平方米) |
09年前9月销售面积 |
可供开发周期(约) |
1 |
恒大 |
5100万 |
453万 |
10年 |
2 |
碧桂园 |
4360万 |
233万 |
17年 |
3 |
雅乐居 |
2950万 |
125万 |
21年 |
4 |
合生创展 |
2900万 |
73万 |
37年 |
5 |
世茂房地产 |
2700万 |
189万 |
12年 |
6 |
绿城集团 |
2600万 |
185万 |
12年 |
7 |
中海 |
2560万 |
353万 |
6年 |
8 |
华润 |
2530万 |
167万 |
13年 |
9 |
万科 |
2450万 |
411万 |
6年 |
10 |
保利 |
2350万 |
373万 |
6年 |
这份榜单中还漏了另外一个囤地的巨头上海绿地,根据媒体报道,上海绿地的土地储备已经达到4156万平方米,加上以上十家企业,这些品牌房企囤地面积已经达到3.5亿平方米。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10 月全国60 个重点城市共成交土地800 宗,环比增加22%,同比增加225%;成交土地面积4432 万平方米,其中大部分土地均被上市房企拿下,笔者预计,到年末,这份榜单上的房企屯地面积极有可能将达到恐怖的4亿平方米。
上市房企之所以热衷囤地,关键原因在打通了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也就是所谓的“股地联动”。简单的说,某上市房企今年销售面积300万平方米,实现利润50亿,然后这个公司就可以告诉股民一个故事:你看,我手中还有30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足够我开发十年时间,未来房价肯定上涨,所以我的利润还会更高,所以买我的股票一定挣钱。于是,股民一看,对呀,这个股票值得投资,于是这个公司股价就暴涨,而这个时候上市房企通常干两个事,一个是大股东在高位抛售股票套现,二是公司增发新股进行融资,而新融资的钱可以用了继续囤地,囤地之后编织新的股市继续融资,这个球越滚越大,于是就是动辄数千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出现了。
如果将来房价涨了,当然皆大欢喜,跌了怎么办?买单的只能是股民。
所以,如果囤地不打压,上市房企囤地的规模将越来越大,数年间,房地产行业必将被少数几家房企垄断和操控,结果,必定是房价成倍的继续上涨。
正因如此,国土资源部这场清查囤地的运动来的正是及时。
如果严格按照国务院的相关政策,那么,榜单上的这些房企必须在3年之内将囤积的土地开发完毕,那么平均每个房企每年至少需要完成的竣工面积将超过1000万平方米,销售压力将变得无穷的大,这些房企怎么可能还能将旗下项目大肆提价?
可以预见,如果国土资源部这次是动真格而不是走过场,囤地越多的企业,面临的资金和销售压力将越大,一场楼市的风暴即将来临,而房价,也有望回归理性。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