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认识氧气
知识点1 氧气的物理性质
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态氧、固态氧都是淡蓝色的。
知识点2 氧气的化学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燃烧后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碳 + 氧气
(2)铁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 + 氧气
(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蜡烛在氧气里燃烧的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瓶壁上有水雾出现,倒入瓶中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石蜡 + 氧气
(4)硫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的火焰,而在氧气里燃烧的更旺,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硫 + 氧气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跟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氧气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知识点3 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知识点4 氧化反应
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也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知识点5 氧气的检验
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知识点6 氧气的用途
氧气的重要的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知识点7 臭氧
臭氧(O3)是淡蓝色、有鱼腥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氧气。空气中的臭氧层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臭氧有消毒、杀菌作用。人类向空气中排放的有害物质氟氯烃(俗名氟利昂)使臭氧层受到破坏。
《3.1 认识氧气(一)》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道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60分)
1、(2009兰州)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2、(2009苏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目的是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和其他杂质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是因为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夏天鱼池内放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3、(2009宿迁)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4、(2009重庆)下列物质中不能在氧气里燃烧的是( )
A、氮气 B、焦炭 C、硫黄 D、天然气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②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③液态氧、固态氧是无色的;④氧气在常温时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⑤氧气的主要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⑥氧气由气态变成液态是物理变化;⑦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⑧碳在氧气中燃烧发红光;⑨蜡烛在氧气里燃烧的更旺,发出白光;⑩铁丝燃烧时,火星四溅,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A、①③⑦⑧ B、③⑦⑧ C、⑥⑦⑧ D、⑧⑨⑩
6、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一瓶无色气体中,能使木条剧烈燃烧的是( )
A、氮气 B、空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
7、(2008大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 )
A、镁条 B、红磷 C、木炭 D、硫磺
8、学习化学,一定要做好化学实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白色固体的是( )
A、磷 B、硫 C、铁 D、碳
10、甲、乙、丙三个集气瓶分别盛有空气、氧气、氮气中的一种,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为“甲中火焰熄灭,乙中木条继续燃烧,丙中木条燃烧的更旺”,则可判断甲、乙、丙三瓶气体依次是( )
A、氧气、氮气、空气 B、氮气、空气、氧气
C、空气、氧气、氮气 D、氮气、氧气、空气
11、(2008·太原) 下列能说明硫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
A、硫是淡黄色固体 B、硫受热会融化
C、液态硫受热会汽化 D、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12、(2008·广东揭阳)理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
A、木灰 B、硫磺 C、铁丝 D、红磷
13、(2008·盐城)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对着干燥玻璃片呼气 B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A 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CO2 D 木炭在O2中燃烧 C
14、(2008·海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氮气 D、氧气
15、(2008·海南)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是( )
A、铁丝 B、木炭 C、白磷 D、硫粉
16、要测定空气中氧气占的体积,最好在空气中燃烧( )
A、碳 B、硫 C、蜡烛 D、磷
17、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
A、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 B、水→氢气+氧气
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D、镁+氧气→氧化镁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B、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合反应;
C、凡是在空气中不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也不能燃烧;
D、蜡烛的燃烧过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氧气 B、糖和水混合制成糖水是化合反应
C、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D、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20、为了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通常把氧气加压变成液体后贮存在钢瓶中,钢瓶外壁漆成( ) A、银白色 B、黄色 C、天蓝色 D、红色
21、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句话是指氧气的( )
A、物理性质 B、物理变化 C、化学性质 D、化学变化
22、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 )
A、是化学反应的两种基本类型 B、都有氧气参加
C、都生成一种物质 D、可以同为一个反应
23、下列各图表示氧气的几种用途,其中利用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上的( )
时,也利用了类似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
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25、在气焊、炼钢、医疗、登山等生产、生活中都用到的一种气体是( )
A、氢气 B、一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26、为防止食品变质,常在食品包装盒中放入一小袋用来吸收水分和氧气的物质,它是( )A、生石灰 B、固体烧碱 C、碳酸氢钠 D、铁粉
27、下列食品包装措施中,不能有效防止食品腐败的是( )
A、填充空气 B、填充氮气 C、填充二氧化碳 D、抽成真空
28、(2008·广东肇庆)2008年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
A、氢气 B、氧气 C、氦气 D、二氧化碳
29、(2009泉州)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
30、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氧化汞
C、氨气+氯化氢→氯化铵 D、碳酸→水+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观察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 。
1题图 2题图
2、如图所示,空瓶A连接玻璃弯管B,并在B中装少量红墨水,在A瓶口套入一支大试管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氧气,用橡皮塞塞紧。实验前弯管B处液面平衡,实验开始时,将燃烧匙D内的木炭点燃,迅速插入C管中。试回答:
(1)C管中的现象: ;
(2)立即观察B中水面的变化情况: ;
(3)过一会再观察B中水面的变化,恢复到原状态,试推测其原因: 。
3、茶叶、肉松、膨化食品等常采用真空充气包装,既将食品装入包装袋,抽出包装袋内空气,再充入防止食品变质的气体,然后封口。真空充气包装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
提出问题:充入食品包装袋中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可能是N2。实验初步验证的方法及现象 。
充入的气体还可能是:① ② 。
4、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如图所示,试回答:
(1)夹取丝铁丝的仪器叫 ,要先把铁丝弯成螺旋状的原因是 ,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考虑,该反应属于 ,
(2)(2分)在“氧气的性质”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的一瓶氧气中做“铁丝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应有的现象,请你帮助他分析一下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3)(2分)某同学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请你帮助分析一下原因。
(4)铁丝在空气中和在纯氧中反应的情况不同,铁丝在空气中缓慢氧化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而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这说明化学反应除与温度、压强、催化剂等条件有关外,还与 有关。
5、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很旺盛,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将燃烧的B放入C或D中均可以熄灭,C能造成大气污染。A、B、C、D各是什么物质?从①—⑨中选择答案,将序号填入空格中。
①空气;②氮气;③硫磺;④木炭;⑤氧气;⑥二氧化碳;⑦红磷;⑧铁丝;⑨二氧化硫;
A是 ;B是 ;C是 ;D是 ;
6、(1)
(2)写出红磷在烟雾弹中发生化学变化的符号表达式 ,该变化属于 基本反应类型。
7、小华在学习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两个概念后,用如图所示的方式表示了两个概念的关系,并通过自学完成了A处所表示的内容填空,请你完成B、C的填写内容。
A、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举例:二氧化碳+水→碳酸
B、 ,举例: 。
C、 ,举例: 。
8、一般说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自然界中既有消耗氧气的过程,也有产生氧气的过程,请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例:
(1)消耗氧气 ;
(2)产生氧气 。
三、简答题(1题2分,2题8分,共10分)
1、家庭养鱼用的鱼缸内,常放入气泵装置,使用时会连续不断地冒出气泡,分析这套装置的作用是什么?说明氧气具有那些性质?
2、桌上放置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请你猜想一下是什么气体?写出两种可能性,并对猜想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写出实验的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猜想 |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1) |
|
|
|
(2) |
|
|
|
《3.1 认识氧气》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B;3、D;4、A;5、A;6、D;7、D;8、C;9、A;10、B;
11、D;12、D;13、B;14、C;15、A;16、D;17、D;18、D;19、D;20、C;
21、A;22、D;23、A;24、A;25、C;26、D;27、A;28、C;29、B;30、B;
二、填空题
1、(1)氧气能支持燃烧;(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2、(1)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2)a降b升;(3)开始时,木炭燃烧产生热量使A瓶内气体膨胀,所以B中a降b升;冷却恢复常温后,A瓶气体体积恢复到原始状态,所以B中水面恢复原状态。
3、(1)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火焰熄灭,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不变浑浊;(2)①CO2;②N2和CO2(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4、(1)坩埚钳;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便于点燃;化合反应;(2)可能收集的氧气的浓度太低;铁丝可能生锈;也可能是铁丝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3)可能集气瓶底部没有放水或铺细沙;可能燃着的细铁丝碰到瓶壁;(4)反应物浓度。
5、⑤;③;⑨;⑥
6、(1)Mg + O2
(2)P + O2
7、B、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碳 + 氧气
C、是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蜡烛 + 氧气
8、(1)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燃料的燃烧;(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三、简答题
1、补给水中被鱼消耗的氧气, 说明氧气不易溶于水并能供给呼吸。
2、
猜想 |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1)是氧气 |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 |
木条复燃 |
氧气 |
(2)是二氧化碳 |
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
石灰水变浑浊 |
二氧化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