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自己一生的主题旋律竟全部来自于年青时一个青涩“橄榄绿”般的梦,1984年我在图书馆查看都很陈旧的澳大利亚的信息,自己一封一封写信去联系澳洲的学校,为的就是去感受沙滩海洋的浪漫气息,去体悟澳大利亚不同凡响的教育。于是——
1985年成为中国第一批澳大利亚留学生
1988年毕业后在悉尼开设了澳大利亚国际教育中心
1997年在国内办澳大利亚国际教育中心国内办事处
就是这个梦想,它延续、发展了另外一个梦想,它推动、成就了新的梦想!
永远忘不了,我毕业后在澳大利亚的一个英语学校工作,看到中国留学生因经济条件和英语水平都不好,对国外社会也不了解,遇到问题孤立无援,在理想和现实的夹缝中苦苦挣扎。我不由得梦想在异国他乡给他们建设一个“家”,——就是“澳大利亚国际教育中心”的雏形。最初的想法是尽自己所能帮助海外中国人,哪怕只闪出一点点的火星,也能慰藉游子的漂泊的心。借助团体的力量,我能做的越来越多了:
记不清哪一年了,一位在澳的学生,遇到交通事故,重伤。我们“澳大利亚国际教育中心”不但照顾他,还帮他的母亲办理“探亲签证”,我们全公司打配合,全力以赴,本最快十天的签证,在我们的协调下,一天就办好。他母亲来澳后,感激万分。
澳洲政府不断的增加留学生的学费,这对发展中的中国绝不是简单的问题,它阻挡住了多少有志青年本已沉重的脚步,我心痛,带着澳大利亚华人们游行,用自己第一位华人“太平绅士”的身份和澳洲政府谈判,斗争辛苦换来了胜利:降低学费,还争取到了更多的优惠。
现在我们的能力更大了,把中国的教育全球化了,我们有许许多多的留学生,美国的、英国的、加拿大的……
梦想,成就人生。
所以我倡议“兴趣教育”,中国的教育加入了太多的实用主义,教育能“跃龙门”就学习,高考考就努力。造就了许许多多的被动学习,没有“梦想”的死读,没有“兴趣”的训练。
呼吁:兴趣教育——梦想教育——中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