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美印三角关系的冷思考


 

对中美印三角关系的冷思考
 
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看来,亚洲是新欧洲。奥巴马政府最为关注的的三大外交要务是了结阿富汗战争、应对气候变化和与中国交好,同时,安抚印度,继续与其保持重要的战略伙伴关系。这从奥巴马派住到中国和印度的大使就可见一斑,中国和印度的大使分别由共和党犹他州州长洪博培(Jon Huntsman)和前民主党议员蒂姆•罗默(Tim Roemer)出任,显示出两国被认为太过重要,不可怠慢。
 
然而,奥巴马急于与乔治•W•布什(George W. Bush)任内标志性的军事化主义划清界线,在某些方面或许做得有些矫枉过正。对奥巴马来说,表明这一点不会太难,他显然也有意这样做。这位美国总统把“二十国集团”(G20)而非“八国集团”(G8)奉为全球经济“领航员”,已经等同于认可多极世界的构想。在这种格局中,中国、印度等国被赋予的重要性,远大于目前地位被高估的欧洲。
 
奥巴马向中国示好。印度视中国为潜在对手,而奥巴马希望中国成为一个全球战略伙伴。印度担心在美国重点名单上的地位有所下落。奥巴马在为期8天的亚洲之行中对中国示好,加重了印度的焦虑。但美国官员不厌其烦地强调,与印度的关系,对于华盛顿具有长期的重要性。
 
奥巴马政府颇为热衷于印美关系,希望推进这种关系,双方合作关系密切。在发生导致166人死亡(包括6名美国人)的孟买袭击事件后,印度和美国展开了空前的情报合作,印度今年签署了价值21亿美元的协议,将向波音(Boeing)购买8架海上侦察机,这是该国有史以来最大手笔采购美国军用装备。美国企业还在争夺一项价值100亿美元的协议,以求向印度供应126架战斗机,以更新印度的苏式军备。与此同时,双边贸易自2004年以来翻了一倍,增至每年逾430亿美元。
 
但从金融危机后发生的种种情况看,奥巴马政府又将很多注意力转向了中国。华盛顿面对的大局是,中国和印度都正在崛起,奥巴马政府希望接触这两个国家,让他们都来帮助解决全球问题。而印度与中国关系紧张,怀疑中国在印度煽动麻烦,还有漫长的、有争议的边界。
 
在印度再加工美国供应的核燃料问题上,新德里和华盛顿仍在艰难弥合双方的分歧。在印度能够从美国公司购买核反应堆之前,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印度也担心美国在阿富汗问题上不听自己的看法,也不顾自己对塔利班可能卷土重来的担忧。在阿富汗事务上,印度提供了12亿美元援助。然而,不管印美关系多么棘手,双方之间的对话从来不是问题。这和奥巴马与胡锦涛之间的交流形成鲜明对比。
 
尤其是美国的贸易保护抬头, 24日美国商务部又作出终裁,以中国油井管存在补贴为由宣称将对相关产品实施1036%1578%的反补贴关税制裁。该案涉及金额约27亿美元,是迄今为止美对华贸易制裁的最大一起案件。美方认为中国产油井管存在政府补贴,受此影响,该产品在美国销量大幅增长,因此,美方决定对其实施反补贴制裁。
 
对于美方在油井管问题上制造贸易摩擦,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此前表示,美方在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情况下,采用歧视性做法,任意提高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率,给中国钢铁行业出口造成严重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也考验着领导人智慧!且看中美印三角怎样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