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古巴社会主义于1959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古巴历史发展的新时代。古巴党和卡斯特罗同志始终坚持把马列主义与古巴的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与世界形势相结合,把社会主义与古巴的独立、民主和民生相结合,把党与人民相结合,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功和巨大的成就。走出了一条古巴式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马列主义与古巴的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科学统一的思想体系——卡斯特罗思想。沿着马列主义和卡斯特罗思想指引的道路前进,古巴社会主义必定无往而不胜。
[关键词]古巴式社会主义道路 革命和建设成就 卡斯特罗思想
1936年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世界进入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时代。[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逐步进入当代资本主义阶段──垄断竞争资本主义。[③]古巴社会主义就是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建立和发展的。
1975年印度支那战争结束,标志着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到来,社会主义革命模式和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模式需要与时俱进,锐意改革。
全面与协调的社会主义改革和改良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基本道路。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因此,对形成于战争与革命时代主题历史条件下的以高度集权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体制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不能不占首位。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模式的改革首要的主要的是政治体制的改革,核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④]但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的官僚阶层蜕变和叛变,不是大力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而是发动了资本主义化的改革,由此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处于前所未有的低谷。90年代后的社会主义有的继续演变,有的在艰难的处境中自卫、奋进。
全世界战斗着的无产阶级把希望的目光转向世界上少有的仍然坚持社会主义的国家,渴望了解他们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了解他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特别是古巴这样的被称为美国“后院”的社会主义国家,她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她的成功经验对于革命的世界无产阶级具有特别的魅力和特别的意义。
一、古巴社会主义的建立、发展和巨大成就
古巴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由古巴岛、青年岛等四千多个岛屿组成,总面积约110860平方公里,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岛国,自然资源丰富。
古巴的历史是一部征服与反征服、殖民与反殖民的革命历史。1942年哥伦布发现古巴后不久,西班牙便开始了对古巴的征服和殖民统治。1762年-1763年,曾被英国占领。1868年和1895年,古巴先后爆发两次独立战争。1895年,古巴革命党领袖何塞·马蒂发动反对殖民主义的武装起义。在即将取得全民胜利的关键时刻,美国乘虚而入,1898年占领古巴。1902年5月20日美国扶植成立并控制“古巴共和国”,强租甚至占领古海军基地。美国在1906-1909年、1912年、1917年-1922年曾经多次野蛮肆意干涉古巴内政,甚至军事侵略古巴。
1952年3月,古巴独裁者巴蒂斯塔在美国的支持下通过政变上台,建立亲美政权,实行更加反动的统治。青年革命家菲德尔·卡斯特罗于1953年发动武装起义,开辟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59年1月,卡斯特罗领导的革命军队攻克首都和瓦纳,推翻了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建立了民主革命政权。革命胜利后,美国等对革命古巴采取了敌视和颠覆政策。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则对古巴新的革命政权给与热情支持。1961年4月,古巴击退了美军的侵略后,正式宣布古巴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是社会主义民主革命。古巴成为拉丁美洲乃至西半球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古巴社会主义大致经过三个历史性阶段:积极探索的六十年代;务实开拓的七十年代;全面发展与稳步改革开放的时期。
积极探索的六十年代。古巴革命胜利后,古巴革命向何处去?这是关系古巴人民历史命命运的头等大事。古巴根据马列主义与古巴的国情,借鉴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1959年革命胜利后,古巴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对工业、运输业、银行体系、外国资本和本国私人大资本企业实行了国有化。1959年和1963年古巴先后进行了两次土地改革。1961年宣布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此后,古巴继续扩大国有化范围,到1962年,国有企业的工业产值已占90%以上,从而基本上实现了工业企业的国有化。1963年以后,国有成分在商业系统中已占绝对优势。到1963年,古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⑤]整个60年代是古巴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积极探索期。在60年代前半期,古巴同时存在两种经济领导体制,一是预算拨款制,二是经济核算制。60年代中期,围绕上述两种体制展开了一场没有结果的争论。1967年古巴取消了财政部,1967年古巴取消了国营企业间的购销关系,采用簿记制度,一直到持续到70年代初期。[⑥]
务实开拓的七十年代。古巴在70年代实行经济制度化建设,生产结构合理化,国际经济合作专业化和一体化。1972年加入经互会。70年代前5年,古巴经济年均增长16.3%,人均产值年增长率14.5%[⑦]1976年古巴开始建立“经济领导和计划体制”,并着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期间,古巴年均增长4%,但一些经济指标并未完成,计划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⑧]
全面发展与稳步改革开放的时期。上世纪80年代前半期,古巴调整经济政策,巩固和发展70年代经济制度化和合理化的成果。1881年开始实行第二个五年计划。“‘二五’计划的实施成效比较显著,年均增长7.5%,大部分经济部门的生产情况有所改善。由于新体制的不完善和缺乏经验,“二五”计划结束时,经济问题仍然是古巴的主要问题。80年代中期,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美国则加紧对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战略攻势,古巴经济面临很大困难,政治形势欠佳。这种形势下召开的古巴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着力解决经济问题,改变了过去照搬别国经验的弊病,提出了加速国家的工业化的主要目标。“纠偏进程”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效果不很理想。1990年古巴宣布进入“和平时期的特殊阶段”,改变过去依靠外援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根据实际进行计划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自1993年起古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努力实现货币平衡和深入进行结构改革,并允许在部分行业实行个体经营。1997年古共召开五大,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反击美国的经济战以及意识形态进攻,继续稳步进行经济改革,并尽可能减少由此带来的社会代价等。五大后,古巴经济调整和改革不断深化。进入新年世纪,古巴的改革逐步稳步进行。
经过50年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古巴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以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和成就成功维护了民族的独立。革命胜利后的古巴,一方面美国资本主义对革命古巴采取了敌视和颠覆政策,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则对古巴新的革命政权给与热情支持和支援。历史促使古巴选择了社会主义,彻底结束了资本主义的附庸者的屈辱历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古巴真正和彻底地独立,只有真正和彻底的独立的古巴才能成功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古巴人民的美好生活。历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成功维护了民族的独立。这是古巴最大的最值得骄傲的历史成就。
二、拯救了社会主义。在苏联剧变,东欧演变的历史浊浪和美国的敌视颠覆和封锁黑波中,古巴提出“拯救社会主义”的伟大口号,经过古巴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古巴先在已经走出苏东波导致的极端困难时期。古巴社会主义站住了脚跟。
三、古巴涉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1959-1989年的30年间,古巴的GDP年均增长率为4.3%,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2.8%,[⑨]同其他拉美国家的经济增长水平大致相同。古巴逐步建立起独立的、门类相对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轻重工业特别是制造业都有较大发展。[⑩]古巴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调整和改革成效显著,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特别是2006年GDP增长达到12%以上,是古巴革命胜利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年。2007年GDP约比1990年高25%。[11]这是坚持公有制合计划经济制度并根据实际进行改革的产物。
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独具魅力。古巴社会主义在党内民主方面,强调集体领导,不争个人的权力;在人民民主方面,实行直接民主的参议制民主。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和战胜种种困难的法宝,闪耀着独特的光辉。
五、教育事业跃居世界前列。古巴的基础教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驾齐飞。教师比例和学生拥有教师比例,远远高出世界平均水平。
六、科技获得长足发展。经过长期的奋斗,古巴建立了一支重要的科研队伍,并十分重视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为古巴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素质培育提供了科技支持。
七、全民医疗保障有力。古巴向所有居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包括国家最偏远的地区。医疗体系高度完善。世界罕见。
八、全党能够实事求是。古巴国土狭小,面对美国的敌视、颠覆和封锁政策,面对苏东剧变和国际风云变幻,“回旋余地小,任何失误都会葬送古巴的前途。”[12]因此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古巴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卡斯特罗在2005年11月17日的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我们大家所犯的很多错误中,最重要的错误就是相信某个人懂得社会主义,或某个人懂得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3]只有实事求是的党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才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合格领袖集团,才能领导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胜利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人民造福。
二、古巴社会主义能够站得住的原因和经验
古巴社会主义能够站得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因为:
第一、毫不动摇地坚持独立。古巴自20世纪以来从西班牙的殖民地变成了美国的殖民地,而美国是独具特色的帝国主义强国。只有民族独立,才能使古巴直起民族的腰来,使古巴人民过上人的生活。而反对美国帝国主义的武器只有一个,那就是社会主义。因此,社会主义和独立是密不可分的有机体。采取资本主义,只能是美国的殖民地和附庸国家;而搞社会主义,独立的古巴必然面对着美国的敌视、颠覆和侵略以及经济封锁。颠覆与反颠覆、侵略与反侵略、封锁与反封锁,是古巴与美国关系的本质。历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战胜美国,是古巴的最大成就,也是古巴对革命的世界无产阶级的最大贡献。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古巴真正和彻底地独立,只有真正和彻底的独立的古巴才能成功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古巴人民的美好生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独立是古巴社会主义能够站得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前提。
第二、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经济、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的本质,论证了无产阶级造资产阶级反的理由。马克思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中,提出了未来社会的设想,即公有制经济、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为支柱的社会主义。[14]苏联模式体现了这些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战争与革命时代的基本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时代基本特征的转变,苏联模式需要改革和完善,这就是过去以高度集中为主要特点要逐步转变为以社会主义民主为主导。马克思指出:计划经济是首要的经济规律,而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生产关系,一种社会制度。计划经济体制有弊端,并不能证明计划经济规律是不存在的,可以违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者”违背了计划经济规律,没有按照计划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完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客观运动,人们按照这种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建立一种社会主义制度。如此而已。卡斯特罗在古共“五大”上的中心报告中说“可以利用某种市场形式”,但“不能服从于市场的盲目规律”。世界近现代史的基本事实是市场具有盲目性、分散性和分割性,只能在特殊时期起辅助作用,不可能成为公有制的实现机制。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现在还没有人能科学论证它真正成立。正如中国人民大学著名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曾枝盛教授指出,“如何从理论上进一步对邓小平的论断作出系统和科学的说明却还没有真正完成。” [15]因此,卡斯特罗同志是一个坚定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因为这种认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实践上看,搞市场经济的国家,无一例外的失败了。这是极为沉痛的教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使根据市场需要制定的计划对资源配置起主要作用,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唯一正确的目标。因此,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经济、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古巴社会主义能够站得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基础。
第三、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充分的党内民主和充分的人民民主互相结合起来,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6]社会主义民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即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古巴社会主义在党内民主方面,强调集体领导,不争个人的权力;在人民民主方面,实行直接民主的参议制民主。“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包括重要法律)都是经过全民讨论而制定的。”[17]全国人大代表普选,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标志。在这方面,古巴做得很好。以代议制民主为主导、参议制民主为基础,二者结合起来,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合理形式。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古巴社会主义能够站得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保证。
第四、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古巴人人健康的公共医疗制度是世界的榜样。古巴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并在这样的生活中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题中之意。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的健康和全面发展,是古巴社会主义能够站得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本动力。
第五、毫不动摇地坚持正确的国防战略,加强军队建设。在资本主义国家包围和对抗的环境下搞社会主义,要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最可靠的办法就是有不可战胜的国防。古巴是打出来的。古巴根据自己的历史和现实的特点制定全民战争的国防战略是正确的,可靠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马克思指出,军队是无产阶级解放的首要条件。卡斯特罗把军队看作是“古巴革命的两大支柱”之一,“一直是并将永远是党的最忠实、最守纪律、最听从指挥和最坚决的拥护者。”[18]“党要努力创造条件来开展全民战争。如果全国人民对战争做了充分的准备,敌人就不敢轻易发动战争”[19]即使敌人发动了战争,也必然被人民战争所击败。毫不动摇地坚持正确的国防战略,加强军队建设,是古巴社会主义能够站得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重要保障。
第六、毫不动摇地坚持正确的外交战略。古巴外交战略的基础是“奉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制定有利于古巴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外交政策,发展同世界各国特别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各国人民的兄弟般的友谊、援助、合作和团结。为古巴社会主义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古巴的外交政策的主要之点是反美国帝国主义。因此,古巴打破“双重封锁”,社会主义能够生存和发展,就意味着美国的失败和古巴获得最大的成就。这是古巴浩然大气的风度。毫不动摇地坚持正确的外交战略是古巴社会主义能够站得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极端重要的必要条件。
以上几条可以说明古巴党和卡斯特罗同志始终坚持把马列主义与古巴的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与世界形势相结合,把社会主义与古巴的独立、民主和民生相结合,把党与人民相结合,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功和巨大的成就。概括起来,就是把马列主义和古巴的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与世界形势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古巴式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与卡斯特罗的思想是紧密相连的。
三、卡斯特罗思想
卡斯特罗同志“是当今世界一位世纪伟人”。[20]是当代杰出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研究卡斯特罗的思想贡献对于研究古巴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十分重要。卡斯特罗思想是把马列主义与古巴的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和世界形势相结合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民族独立是古巴革命的目的,走社会主义道路是维护民族独立的必由之路。平等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2、平等是全面的,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种族、性别平等。
3、马克思主义和宗教目标一致,伦理道德规范相同,历史遭遇相同。当代拉丁美洲的天主教中出现了进步思想。革命政权同宗教界之间应该建立战略性联盟。宗教是否是“人民的鸦片”要根据情况而定。
4、社会主义的人是摈弃私有观念、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人,是古巴社会主义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创造力量。进行革命教育和坚持不懈的政治思想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和全面造就高质量的具有共产主义道德风尚和原则的人的必由之路。
5、党是古巴革命的灵魂,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生命。
6、军队是服从党的领导、强大的现代化的、实行全民战争思想的军队,和平时期的经济建设的参加者。全国上下都必须高度重视国防工作,永远不能放松革命的警惕性。
7、全球化是历史的规律,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我们反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这种全球化是对第三世界最可耻的再殖民化,是现代帝国主义强加给世界的,是必然要垮台的。
8、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义务,也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是统一的,爱国主义服从国际主义。国际主义就是互相支持。
9、反对帝国主义是时代任务。反对新自由主义就是反对帝国主义。世界应该多极化。第三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斗争,才能战胜帝国主义。古巴为能够顶住世界上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而感到骄傲。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独立、平等、民主、民生、新人与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反对帝国主义与奉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相结合是卡斯特罗思想的鲜明特点。
毫无疑问,马列主义在全世界战斗着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中发展,卡斯特罗思想也在古巴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中发展。我们相信,在古巴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马列主义和卡斯特罗思想指引的道路前进,古巴社会主义必定无往而不胜。
《拉丁美洲研究》,北京1104信箱,100007)
[①] 作者简介:曾昭禹,男,学者,东方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编审。(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2,E-mail:[email protected])
[②] 曾昭禹:《论时代──兼与何方先生商榷》,《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0期;《社会主义新论》,银河出版社2004年版,第37-38页。
[③] 曾昭禹:《社会主义新论》,银河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④] 曾昭禹:《衣带渐宽终不悔,登高望远犹声急——评高放教授〈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聊城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社会主义道路新论》,东方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12月版,第48页。
[⑤] 毛相麟:《古巴社会主义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145页。
[⑥] 刘维广:《古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拉丁美洲研究》2009年第1期。
[⑦] 转引自刘维广《古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拉丁美洲研究》2009年第1期。
[⑧] 刘维广:《古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拉丁美洲研究》2009年第1期。
[⑨] 转引自刘维广《古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拉丁美洲研究》2009年第1期。
[⑩] 刘维广《古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拉丁美洲研究》2009年第1期。
[11] 转引自刘维广《古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拉丁美洲研究》2009年第1期。
[12] 宋晓平:《古巴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成就》,《拉丁美洲研究》2009年第1期。
[13] 转引自宋晓平:《古巴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成就》,《拉丁美洲研究》2009年第1期。
[14] 曾昭禹《社会主义新论》创立的公有价值学说对于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作了经济学的论证。
[15] 曾枝盛:《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若干问题的最新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16] 曾昭禹:《社会主义新论》,银河出版社2004年版,第195页。
[17] 毛相麟:《古巴社会主义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27页。
[18] 转引自毛相麟:《古巴社会主义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页。
[19] 转引自毛相麟:《古巴社会主义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20] 余熙:《约会哈瓦那》,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