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最新财经


中国决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到2020年降40%-50%

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会议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会议还决定,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这是我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我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巨大努力。

【点评】11月7日—11月18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温加宝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出席。在会议召开之前,中国政府郑重向世界表态,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是中国在会议召开前对节能减排的表态,态度决定一切。中国的承诺既表明了中国对节能减排的决心,更表明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全球减少碳排放的表率。美国在会议前,也承诺到2020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较2005年减少17%,到2050年将减少83%。美国虽有上述承诺,但其到202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仅减少4%,相较可以看出,中国的态度是何等鲜明,所负担的责任是何等艰巨。美国与中国两个代表性的大国能作出如此承诺,对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共识是非常关键的。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可以看出,低碳经济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目标,新能源的利用与开发是发展的重点,可以肯定,中国会在资金与政策上扶持低碳产业。重温温总理在2009年11月3日,向首都科技界发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内容,可以看出,新能源、物联网传感网技术、微电子材料、生命科学、空间与海洋探索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目标,这些行业应是市场长期关注的重点。而短线则建议关注新能源、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该消息为宏观与行业利好)

中国央行:加大金融政策力度支持西部经济发展

新华网:26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穆怀朋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周年专题通气会上表示,央行将继续加大政策指导力度,充分发挥金融支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点评】地域性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也是我国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方面,在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显著落后于东部地区,所以在保持东部经济继续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加大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政策力度,以期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缓解地域性经济的不平衡的局面是解决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而这些政策当中最重要的就是金融政策,因为加大支持西部金融政策力度的核心就是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加大对西部地区资金投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和谐发展,资金对于落后地区的发展是何等的重要。同时央行的表态也能看出支持西部发展在我国政治、经济决策中的重要地位。(该消息为宏观经济中性偏好,西部区域利好)

央行公开市场连续7周净回笼  回笼力度较上周减弱

新华网:26日,央行发行了460亿元3个月期央票,并开展了300亿元91天期正回购操作,央票发行收益率和正回购利率依旧持稳。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为1250亿元,本周二央行已发行110亿元1年期央票,并开展了400亿元28天期正回购操作。因此,在经历了本周四的对冲后,央行公开市场本周小幅净回笼资金20亿元。

【点评】本周二,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共回笼资金510亿,据人民银行最新消息显示,周四央行又回笼资金760亿,由于本周到期资金为1250亿,因此本周我国公开市场上净回笼资金20亿,为连续第七周净回笼,虽然本周公开市场净回笼力度有所减弱,但不管怎样净回笼将会是一个趋势。当前我国通胀压力有所预期,但由于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稳固,因此短期内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难以改变,另外国际热钱的大量流入,增加了我国经济的通胀压力,因此央行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流动性,从当前来看,公开市场业务不乏为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我们预计,在将来一段时间,央行将会继续采取该措施回笼市场资金。(该消息为宏观短空长多)

统计局刊文:资产价格过快上涨透支复苏成果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11月26日电国家统计局网站今日刊载中国信息报记者署名文章《资产价格上涨风险值得关注》,指出国内资产价格的上涨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除了通胀预期因素的影响之外,主要是受到各项政策包括中长期政策和短期政策的相互作用影响,需要我们进行经常性的反思与调整。

【点评】股市往往先经济而动,并经常被视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从金融危机开始到目前,更加体现了股市作为“晴雨表”的功能。在以上文章中指出国内资产价格的上涨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我们认为资产价格体现在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这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晴雨表”功能,但是如果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非理性上扬那就得引起我们的反思,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虚拟经济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随着泡沫的破灭它又会反过来殃及实体经济。因此,在当前经济环境之下,政府部门刊登如此内容的文章似乎透露了政府的担忧,建议投资者保持适当谨慎。(该消息为市场中性偏空)

险企研判后市现分歧  中国平安减仓百亿

上海证券报:保险机构对年末行情的判断出现分歧。中国人寿(行情股吧)、中国太保相对乐观,而中国平安明显偏谨慎。据来自基金、券商的相关信息反馈,继今年8月于相对高位减仓后,中国平安自上周起向基金公司发出赎回指令,并同时降低股票仓位。截至目前,赎回基金、降低股票仓位合计规模约100亿元,其中上周规模达70多亿元,24日暴跌日也有减仓动作。此次基金赎回的品种以偏股型基金为主。

【点评】近期我国A股市场连续上扬,从上周开始,主力资金出现了较大的分歧,这一点在盘面上已经有明显体现,在以上消息中再次佐证了我们的这种判断。在三大保险公司中,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相对乐观,而中国平安明显偏谨慎。截至目前,中国平安已经赎回基金、降低股票仓位合计规模约100亿元,其中上周规模达70多亿元,而且在近期市场下跌中也有减仓动作。相比其它两家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今年的操作相对比较成功,因此我们认为其操作动态对市场还是有一定的预示作用,建议投资者对目前市场行情还是多一分谨慎。(该消息为市场利空)

基金称调仓瞄准大盘蓝筹

中国证券报:11月下旬以来,A股市场开始出现剧烈波动,24日市场大跌100多点,26日再度下跌100多点。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基金重仓的一些大市值股跌幅相对缓和,而前期涨幅较大的中小盘个股遭到资金抛售位列跌幅榜前列。不少基金也高调宣称,市场风格向大盘股转换的契机或许已经到来,将进一步加仓低估的大盘蓝筹股。

【点评】在本周二以前我们就发现个股相对于大盘异动较为明显,于是做出了市场风格将会由中小市值向大盘股转向的判断,目前来看,越来越多机构的观点与我们趋于一致。这或许意味了今后一段时间市场行情将会有普涨型向指数型过渡,在此我们建议投资者也可适当的做出投资风格的转变,避免未来只赚指数不赚钱的局面出现。(该消息为大盘蓝筹股利好,中小市值股票利空)

工信部发布引导水泥产业健康发展意见

工信部网站: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转发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水泥行业管理工作,我们结合当前水泥工业发展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关于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水泥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

【点评】我国水泥产量居世界第一,为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巨大贡献。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目前该行业也面临重大的问题,如产能过剩、落后产能数量较大、产业集中度低以及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产无序等状况依然比较严重。前期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水泥行业就赫然在列,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更是专门针对水泥行业印发了《关于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水泥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的通知。这足以见得政府对抑制水泥行业不良现状,引导其健康发展的决心。我们认为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有利于水泥行业的长远发展,特别是推动水泥企业的兼并重组,给了这一板块炒作题材。另外对于水泥类上市公司来说,坚决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市场准入门槛高,这将减少来自许多不规范中小水泥企业的竞争,因此有利于其经营现状的改善。(该消息为水泥行业利好)

国储收购继续执行大豆期货逆市大涨

上海证券报:本年度国储大豆拍卖刚刚结束,新一轮的国储大豆收购政策已然出台。日前,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09年东北地区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称今年将继续在东北地区实行玉米、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其中,大豆(国标三等)临时收储价格为1.87元/斤(3740元/吨),收储期限为2009年12月1日-2010年4月30日。昨天,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高开高走,收盘全线飘红。连豆主力合约1009以3920元/吨跳空高开,午后放量拉升,盘中险些冲破4000元/吨整数大关。收盘时,1009合约报3972元/吨,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大涨86元,涨幅达2.21%。值得一提的是,连豆的这一收盘价创出了年内新高。

【点评】大豆产业本身面临产能过剩、外资竞争等众多压力。2008年,由于经济危机冲击大豆价格严重下滑,而国内大豆又增产,我国首次在东北四省区启动了大豆的最低保护价临时收储政策。在以上消息中我们看到本年度国储大豆拍卖刚刚结束,新一轮的国储大豆收购政策已然出台。这对我国农民增收,大豆行业产业化发展有促进作用。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国家的收储行动有利于增强部分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但我们认为收储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大豆产业产能过剩,竞争力较弱的局面。建议关注种植业上市公司。(该消息为部分农业股利好)

华泰证券和卓翼科技两家公司IPO申请30日上会

证监会网站:中国证监会周四晚间公告称,发审委将于11月30日召开2009年第135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审核深圳市卓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本次计划在上交所发行9.85亿股,发行后总股本为58亿股。公司是中国证监会首批批准的综合类券商,是全国最早获得创新试点资格的券商之一。2007-2009年,华泰证券在券商分类评级中连续三次被中国证监会评定为A类券商。

【点评】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期频现大盘蓝筹股融资或欲融资的消息,前有“中行回应融资传闻:正积极研究资本补充方案”,后有“消息称中船重工IPO已经获核准,拟融资64.35亿元”,今又有华泰证券30日上会,看来短期内市场资金压力不轻,大盘股发行或是为了挤压市场泡沫,抑或打压热钱的流入。结合此前的光大证券与招商证券上市来看,两者的上市也未给市场带来喜悦,有的只是给市场带来资金的供给压力,再结合昨日民生银行香港上市首日就跌破发行价和招商证券距离发行价仅只差3毛钱,华泰的发行对市场影响还有待观察。(该消息为市场利空)

民生银行H股上市首日破发

新华网:民生银行H股今日正式登陆香港交易所,发行价9.08港元,开盘便破发,报9.05港元,下跌0.03港元,跌幅0.33%。开盘后经过快速的上下波动后,走势逐渐平稳,保持低位窄幅震荡,午盘报8.97港元,下跌1.21%。截止下午收盘,民生银行H股报8.80港元,下跌3.08%,成交69.61亿港元,盘中最高价9.07港元,最低价8.78港元,振幅3.19%。

【点评】周四,民生银行H股发行上市,开盘便破发,截止最终收盘,民生银行H股报8.80港元,下跌3.08%,这或许也是周四银行板块大幅杀跌的导火索之一。我们认为民生银行H股的下跌原因可能是多个方面的,一是定价问题,目前民生银行A股价格为7.88,考虑汇率为8.9元左右,而A股对H股大多存在溢价,因此或许香港投资者对该价格不太乐于接受;二是对再融资的厌恶,当前我国很多银行都面临通过再融资补充资本金的问题,因此这导致了投资者用脚投票。透过民生银行的个别现象,我们认为这将使我国其它银行的再融资行为面临困境。(该消息市场利空,银行业利空)

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办法

银监会网站:为稳步推进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份试点工作,促进银保深层次合作,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提升银行业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经与相关监管部门沟通协调,近日,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管理办法》。

【点评】我国金融大行业下的银行、保险、证券最终实行混业经营或中国概念定位的金融控股公司将是大势所趋,而且近期的资本市场已经出现了类似的资本运做,本次《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管理办法》的发布相信为这一领域在法律法规方面扫清了障碍。其实早在90年代初期,我国的金融行业一度实行过混业经营,但由于大量风险的累计,最终混业经营被叫停。本次《办法》从多方面来综合控制银行与保险公司相互投资后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系统隔离方面、关联交易方面、并表管理方面、业务合作方面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与限制,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鼓励与促进银行业和保险业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平安与深发展的合并可能也将进入实质性阶段。(该消息为银行与保险行业利好)

煤炭需求逐渐转旺  我国今年煤炭产量近30亿吨

上海证券报: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公布数据显示,前10个月全国原煤产量24.18亿吨,同比增长11.4%,其中10月份全国煤炭产量2.73亿吨。业内人士指出,考虑到海外煤炭进口量不断增长,预计全年我国煤炭表观消费量或超30亿吨。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前10月我国煤炭出口1890万吨,同比下降50.6%;进口9687万吨,增长1.7倍;净进口7797万吨,去年同期为净出口236万吨

【点评】从10月份我国煤炭产量的同比与环比的显著增长和今年前10个月相比去年同期由原来的净出口变为目前的净进口且反差数据较大这两方面可以看出今年同期的煤炭需求有较大的提升,主要是因为今年上半年山西资源整合限制了煤炭供给量,缓解了国内市场曾经一度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再加上冬季是传统的煤炭消费旺季,使得短期内需求有一定的增长,我们认为由于时间因素与供给短期内难以集中释放,这两点将有利于煤炭价格,短期内建议关注煤炭股的交易性机会。(该消息为行业利好)

部委联动文化产品出口扶持力度将加大

上海证券报:日前,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司长胡景岩在“2009-2010年度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授牌仪式上表示,商务部将会同中宣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调整《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进一步加大对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据了解,为加强和改进文化出口工作,2007年商务部已会同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等有关部门制定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根据《指导目录》,经地方和有关单位推荐,商务部会同有关部委每两年发布一次《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目录》和《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目录》,今年是第二次发布,共评选出包括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在内的211个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225个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点评】近日有消息称商务部会同有关成员起草的《服务贸易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已经上报国务院,有望年底出台,而以上消息中的文化产品出口就属于服务贸易中的一块。近年来我国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为了进一步加大对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早在2007年有关部门就制定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并每两年发布一次《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目录》和《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目录》,这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如2004年国产影片海外收入11亿元人民币,2008年增长到25.28亿元,版权销售和海外票房比2007年增长了25%。2003年我国版权进出口贸易比例是10:1,2007年的比例为4.28:1,大幅度缩小了我国文化贸易逆差。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文化产业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该消息为文化产业相关上市公司利好)


【内线总评】今日市场消息宏观与行业利好居多,但市场消息基本利空。“中国决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到2020年降40%-50%”、“两部门实施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和开展创投基金试点”说明中国政府重视节能环保,将长期致力于低碳经济和科技发展。市场方面:“民生银行H股上市首日破发”给市场起警示作用;“华泰证券和卓翼科技两家公司IPO申请30日上会”、表明近期市场资金压力依旧。行业方面:“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办法”说明金融行业混业经营是长期趋势,对银行与保险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中国央行:加大金融政策力度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煤炭需求逐渐转旺,我国今年煤炭产量近30亿吨”给市场提供了个股与板块交易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