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世界欠债,外贸形势何去何从?


     
       一年前,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经济寒潮席卷全球,我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了巨大冲击。一年后,我国经济正呈现出回升向好的明显趋势。但就在金融海啸爆发一年之后的今天,就在人们以为危机已经结束或即将结束之际,就在各国政府激烈讨论宏观政策是否退出的同时,旧伤未愈的全球经济又一次遭遇重大打击。前天迪拜宣布,将重组其最大的企业实体迪拜世界,并将把迪拜世界债务偿还暂停6个月。外界担心迪拜深陷债务危机 很有可能拖累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消息一出令刚刚趋好的全球金融市场气氛瞬间紧张,引发风险资产市场资金快速出逃,全球股市普遍下跌。
  迪拜债务风险的爆发,表明目前金融危机的潜在风险尚未结束,实体经济的基础依然不稳固,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依然脆弱,前期对全球金融和经济前景过分乐观的情绪受到了打击。鉴于人们对迪拜深陷债务危机很有可能拖累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继而影响到我国的外贸出口,因此在外需不畅的情况下,要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无论是保持短期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还是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都要求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更加坚定地立足于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力度,重点支持结构调整、扩大就业、区域发展和节能环保等方面,进一步改善民生、建立健全民生保障、提升市场的消费信心、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市场结构;进一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稳定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成长性好、潜力大的新兴产业市场。
  被认为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此次会议不仅对中国经济明年走向意义重大,同时也可以说是左右全球经济走向的一次会议。对于今年的会议,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在于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定调,对宏观经济发展方向的措辞。
  据最新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7.7%,投资拉动居功至“伟”,贡献了7.3个百分点,消费拉动4个百分点,而净出口负拉动3.6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们的结构调整仍然没有见到成效,我国经济的增长仍然摆脱不了投资的拉动,我国现阶段的消费需求依然不足。面对不断萎缩的外部需求,我们不能够再停滞不前了,目前要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更需要一个以消费为主导的结构调整规划。对于提高国内消费,去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家电下乡、住房和汽车消费方面的税费优惠等,这些政策确实提振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但对于提升国民的消费信心并没起到多大作用。
  今年虽然内需对中国经济拉动作用很大,但是投资在其中占据绝对数量。制约人们消费信心的因素,不是国家采取的刺激消费增长的政策不好,而是我们的根本体制依然不健全,如收入分配、养老、教育、住房等体制制度不停地改革,却是越改越不象样,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问题却愈发严重,正是由于有关部门始终把自己的私利放在首位,不肯把真正的实惠给予民众,“调结构、扩内需”就会成为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