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14年没交利润 管理层已成垄断利益集团
我是这样的看法,中国很大,很复杂,各个地区不一样,而且中国确实地方政府有很大的决策权,所以各个地方不一样的情况有可能,所以我们不要进入一个误区,就是做一个全称判断,就是中国整体怎么样,国进民退,国进民也进,这是我的看法。而且可能有两种逻辑,我觉得是存在的。
一种逻辑就是国有企业进入到了竞争性领域,还有一种逻辑是它在公共领域和反垄断领域做得比较好了,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也值得期待。所以我的态度是说,像崔之元讲的重庆的例子,不妨再深入研究一下子,它可能是偶然的变异,但是这个变异有可能是国家的发展方向。因为我们天则所也做了一些地方政府的课题,你可以看有些地方政府很腐败,有些地方政府确实很好,这一点不假。比如说像焦作的财政透明,那个是非常透明的。所以关键是我们对中国采取一种事实多元化的态度会更好。这是我第一点的想法。
第二点,我是在刚才刘小玄那个讲话基础之上再加一点,就是所谓这个国有企业有很多的优惠,除了银行以外。因为刘小玄的解释,把银行考虑进去,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效率一样。特别是大家会猜,其实还是不一样的,因为某种逻辑讲,它的效率还会更低。为什么不一样呢?还有其他的因素你没有考虑进去。一个就是地租,我近几年一直在关注这个事情,现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包括政府部门,我上次参加一个会,实际上国有企业每年没有交的国有土地的地租大概在1.4万亿,而且没有全算,我说保守的至少有1万亿。那么你想想,具体的国有企业,他又要优惠的所谓的银行贷款,又不交地租,大家知道,国有独资的,占有土地是白占的,不交地租。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说,它们把土地租出去以后,地租归它自己。何以见得呢,我们财政部有一个文就是认可了我们的中石油,它的地租收益征相关的税收,这个什么意思呢?就是承认它的合法化。它有一大块,一年有1.4万亿的地租不交,它就显得比较有优势了。还有一个,国有企业的利润不上交,这个事实太严重了。从96年以后,就一分钱没上交。到了07年,财政部和国资委发了一个文,经过讨价还价,最后要求,国有企业上交10%的利润,我看一下,我们的国资委的网站,没见到这样的消息。我又发现一个事实让我很痛心,其实严格来讲。我上我们国家统计局的网站。因为我为什么知道这个数字,因为以前我们国家统计局的网站都有一个数字,都有一项叫做国家财政分项目收入,其中有各项税收、企业收入、企业亏损补贴等等等等,那么在企业收入这一栏,到97年以后就空的,是零。但是企业亏损补贴一直有好几百亿,这是算到06年的数据。但是到了08年,我觉得非常痛心的是,这一项就没有了,就干干净净没有了,我们的国家统计局。比如说财政是7,国家财政收入总额及增长速度7—2,在07年的年鉴中,07年是8—2,是国家财政分项目收入,这一项就没有了,我想说的是,为什么没有,这个不是技术性的问题。
我再讲一点这个。然后第三点就是 茅老师讲的这个“国”的概念,我们大家相信这个“国”,但是这个国要做出像国的样子。所以我们现在要看一下,那么我们的国有企业,它所赚的这些钱到哪儿去了,我们大家其实有一个假设,我们相信这个国,国是好词,赚了钱,我们大家都能分一份,大家都很高兴的。但是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麻烦了。现在不是因为所谓的什么制度,我们要看看实际做哪去了。我刚才讲,14年不交利润了,我们的国有企业赚那么钱,但是实际上它吃了大量的亏损,它靠地租,低的利率,显得有大量的亏损,但是把这些抛去,它有亏损。我们一年的国企的亏损,好像有一年是1万亿左右,现在是1万亿左右。既使是这种情况,那么这些钱基本上,一个出路就是变成了我们国家的管理层和员工的工资和奖金。为什么呢?这也不是我的数字,这是我们劳动部的数字。就是前几年我们劳动部的副部长,姓杜的,他说我们这些垄断国企的平均公司数倍于民营企业。我们在改革之初的时候,我们一直关心国企职工是需要控制的,因为你不控制,你给它自主权,它就多发工资。但是后来,基本的制度它可以自己决定工资多少,奖金多少,还有期权,还有股权奖励,很简单,它拿的那个所谓和利润挂钩的奖金,其实这个利润本来就不是真利润,它拿的就是我们的利润,我们的利率优惠。
所以,我们这个国,国企,这样一个国企,它给大家带来什么好处了吗?没有。它实际形成了一个垄断集团。我认为不是政府想把这个企业搞成什么样,胡锦涛、温家宝希望把国家搞好,希望共产党万岁的。但是现在形成了对国企有利的政策,包括为什么,07年谈了半年上交了10%的利润,到时候没有谈下来。把我们国家统计局当成什么了。我觉得是我们国企管理层,垄断国企管理层的利益集团这样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是社会的毒瘤。我就讲这些,谢谢。
(编辑:陆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