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暴涨:成交与房价“齐飞涨”之因分析


十月暴涨:成交与房价“齐飞涨”之因分析
  为什么广州楼市尚未熄火,十月广州销售成交与房价“齐飞涨”?或者说十月广州成交再次表现出惊喜的成绩?

  根据jd网发布对于阳光家缘监控10月份成交数据显示,2009年10月份广州住房成交量共计8985套,是7月份以来的新高,成交面积102万平方米。另外,数据显示,10月份广州楼市签约均价9860元/平方米,每平方米再涨356元。而深圳10月房价环比降,深圳市国土房产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0月,深圳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20234元,比去年同期上涨59.25% ,环比9月份下降3.37% 。这是深圳市一手住宅销售均价自今年3月起连续上涨7个月后,首次出现环比下降。
 
  由于监控手段和统计技术不一样,10月成交情况依然如9月的,每家网站的数据不一致。
 
  据xl监视阳光家缘发布数据统计,从2009-10-01到2009-10-31,广州全市共有266个楼盘有销售。共计销售8917套住宅,销售面积共计1018471平方米,平均每个楼盘销售33.52套,3828.83平方米,成交均价为9643元/平方米
 
  根据广州lf网对阳光家缘数据统计,从10月1日到10月31日,共有261个楼盘有销售。共计销售8632套,总销售面积为97.0387万平方米,平均每个楼盘销售33.07套,3717.95平方米,均价9860元/平米,溢价356元,城建1623套领跑。其中江南新苑最高成交641套。
 

1月-9月广州十区每月平均价格走势表(元/平方米)

1

2

3

4

5

6

7

8

9

10

8014

8011

8288

7978

8386

9676

10008

9314

9777

9860

         1月-9月广州十区成交面积走势表(万/平方米和套

1

2

3

4

5

6

7

8

9

10

45

47

63.59

107.16

77.43

110.4

73.84

61.9

90.94

102

5850

7579

11331

10847

13180

10502

6653

5997

13813

8985

1月-9月广州中心六区平均价格走势表(元/平方米)

1

2

3

4

5

6

7

8

9

10

9869

10504

10466

9865

11309

12354

11865

12318

11969

 

  笔者认为,第一,2008年,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而临时出台的多项房地产优惠政策会是否到今年底如期终止,包括公积金在内的优惠政策将停止?受此预期影响,2009年10月份,广州和深圳及北京,另外是上海和成都等地一线楼市成交量大幅攀升。因此,救市政策多数年底终止,楼市现集中成交,另外,优惠政策到期的预期促进了成交量爆发。

  例如上海第三周,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量大幅上涨51.44%,达到51.37万平方米,创近17周以来的最高水平,成交量直接回到了本轮楼市最高点的6月水平。上海26日一手房成交达到1130套,成为又一个千套成交日。“上海每天成交量在500套是正常水平,这种日成交超过千套的现象频繁出现,对楼市来说并非可持续。但是,到2010年年初,成交量可能会下滑,这种趋势会体现得较明显,因为有政策即将到期的预期在,近期成交量没有大幅下降。

  2008年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此后,上海、北京等数十个大中城市地方政府在地方税等地方权限范围内也出台了鼓励政策。据了解,几乎所有优惠政策的截止日期都锁定在2009年12月31日。因此,如果优惠政策叫停,一些二手房交易的成本支出可能多出数万元。以一套总价200万元的普通商品房计,按优惠期间政策,其出售可以免交营业税。但一旦优惠结束,将按差额的5.5%缴纳营业税。

  笔者认为,对于普通商品房购房者只交1%的契税政策可能取消,公积金等优惠政策也可能就此止步,营业税等国家规定的政策也很可能全面叫停,只有部分地方税种和信贷政策存在小幅微调可能。

  第二,热钱的汹涌和GDP需要及地价高涨,银行贷款和地王再次全国爆发。目前香港和外资及违规热钱等,还有千亿保险资金等,疯狂入到楼市,使楼市产生资产上的泡沫,同时产生通胀的预期。有人认为,房地产之所以敢为所欲为,主要是手里抓着两张王牌:一是政府的GDP;二是银行的贷款。

  地产商,其实只是一个中间商,连接政府、银行和消费者的商家。他们也知道政府对GDP的看重,所以,极力造房,卖高价。只要GDP和房地产保持亲密关系,中国的房价就没有下降的可能。广州前三季GDP实现“保十”房地产逆势,而上下降,只是暂时而已。另外是银行的天量信贷,为开发商解决了资金上的困难,也为投资客提供投资上的资金问题。

  今年以来,房地产企业购置土地面积、土地成交价款及单价均回落明显,前三季度广东房地产企业购置的土地面积仅为41.49元/平方米,同比大降41.49%。土地成本也从2008年的987元/平方米,下降到852元/平方米,大降13.65%。然而,从季度环比数据可以看出,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土地购置面积开始出现较大增长,相比一季度大涨81%。而到今年第三季度,地价恢复到1382元/平方米,上涨159.36%。地价上涨,房价必然上涨。

  第三,购房和追涨思想上和观念上的突破不了。有人认为,“依赖”是中国人对房子的情结太重。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先成家,后立业”。这家,说的是家庭,还有自己的房子。一家人即使团聚在一起,如果不是在自己的房子一起过,也称不上是“家庭”,永远觉得是在漂泊。无房子不成家,这就是中国人对房子的依赖。地产商自然看破这点,无论房价怎么高,也不愁房子卖不出去。这就是房子在人的心中是多少的重要, 房子不是万能,没有房子却万万不能,不管是结婚,或者是成家立业,没房等空谈。当然,也为市场是需求提供了机会。

  第四,人为的推波助澜。有人认为,今年前三季度我省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畅旺、到位资金充裕的基础上,对后市的信心也进一步增强。但要注意的是个别城市房价涨幅过大,加上后续供应量不足,导致第三季度出现量跌态势。他建议开发企业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增加新开工面积,平衡供求关系,稳定房价水平。具体到广州,地铁五号线即将开通,而亚运又将来临,广州的房价可能还会再涨5%~10%左右。

  第五,中国经济恢复稳定和政策的支持。 CFLP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5.2% ,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升幅较9月份提升0.6个百分点。经过多月持续回升,当前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已基本恢复到去年5月份以前的正常水平,显示出在一系列“保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当前中国经济已基本熨平由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异常波动,未来将走向平稳较快发展新轨道。

  从量的角度看, 伴随着中国3季度经济数据的公布,中国保增长政策的效果进一步体现;如果从质的角度看,中国经济还存在诸多不平衡。这为宏观调控者提出了一个课题,即:在尽力维护经济复苏的成果上,应通过政策引导和加快改革帮助经济建立更具持续性的增长模式。未来政策的再平衡主要包括反周期政策的调整、政策重点的转移、以及对造成不平衡的制度根源进行改革。

  如果上半年还有人怀疑的话,现在基本上没有人再怀疑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但这仅仅是从量的角度看,如果从质的角度看,中国经济还存在诸多不平衡。当下,宏观调控者除了应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尽力维护经济复苏的成果外,应通过政策引导和加快改革帮助经济建立更具持续性的增长模式。

  第六,通胀的预期和投资客出手。有媒介报道,央行再发预警,通胀预期持续增强.周五,央行调查统计司发布《2009年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当前,应密切关注经济结构调整,做好通胀预期管理,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增强贷款增长的可持续性,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央行在二季度末就提出通胀预期有所显现,时隔三个月,通胀预期进一步加强,央行认为“做好通胀预期管理”是当前应密切关注的问题。

  对此,国家决策层近期已提出要管理好通胀预期。经历了上半年信贷井喷之后,三季度银行信贷投放仍然保持稳定增长,目前市场流动性充裕,央行认为通胀预期在持续增强。数据显示,三季度国内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3万亿元,截至九月末,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分别增长29.51%和29.31%,货币流动性显著增强。值得注意的是,M1和M2已分别连续3个月和7个月在25%增速以上运行。9月M1增速高出M2约0.2个百分点,为2008年5月份以来首次。

  另外,一揽子计划周年新飞跃,产能过剩和通胀预期需警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于2008年11月5日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一年之后,这个一揽子计划政策效应初步显现。2009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达到7.7%,全年保八增长毫无悬念,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抵御各种冲击的能力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今年实现8%甚至更高的GDP增长,应该说我们的刺激计划是成功的,当然,我们不能只看这个指标,也不是说它里面没有潜伏的问题.比如结构调整总体进展不快,不少领域产能过剩、重复建设仍很突出,有的甚至还在加剧以及过度依赖投资拉动、正在积累的通胀预期等问题,考验着回升基础尚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的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