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争夺消费者的措施
新兴经济体正在引领世界走出经济衰退,为了适应快速演变的高增长市场,最成功的消费品企业正在大刀阔斧地重塑其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新兴经济体的消费者也正在从过度消费的发达国家消费者手中接过接力棒。为了实现增长潜力,即便是那些精明老道的跨国公司,也必须进行重大变革。
市场按照不同的规模和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类型,其消费者来自各个不同的民族,具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品位和爱好也在不断演变。即使是那些经验丰富的企业高管,也会对消费品市场的变化速度和规模感到始料不及。为了应对这种挑战,企业就必须从地区性的层面来组织自己,以最有效的方式协调战略和利用资源,与此同时,又要从非常本地化的层面去迎合消费者的口味爱好。
在高速增长的市场中,企业面对的是来自低成本的本地同行企业的激烈竞争;收入不高、爱好各异、品牌忠诚度极低的消费者;以及零乱而不完整的分销渠道。有些问题将会随着该地区的经济走向成熟而逐渐消失。然而,那些最明智的企业眼下正在将其古老的管理方式转换为更精益、更快速、更灵活,协作性更强的管理方式。同时创建小巧精悍、行动迅速,以及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地区性领导团队,这些领导团队最擅长跨市场配置资源,充分利用稀缺的管理人才,将创新从一个市场推向另一个市场,以及坚持不懈地削减成本。
为了立足于行动战略去影响新的消费者,可将需要采取的变革措施总结为四条基本原则。其一,企业必须调整结构,从而使运营活动享有与其长期盈利潜力相称的重要地位,并享有获得重大成果所必需的自主权。其二,必须重点关注蕴藏于都市群中的增长机会。其三,必须根据消费者的爱好来定制产品和确定价格。其四,必须学会如何通过不同的销售渠道和零售业态,去营销、销售和分销产品。对于消费品企业来说,建立地区性与本地化结构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绝不能忽视其重要意义。
新兴经济体的私人消费可能会出现长足的增长,以弥补全球不断下滑的消费。这种对宏观经济前景的描述并未充分表达出对各家企业不同的重要性。在数十个消费产品门类中,亚洲消费者已经位居全球第一。对于许多种家电产品,包括电视机、电冰箱和空调器来说,中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今年,中国可能有史以来第一次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即便如此,由于中国的汽车拥有率还不足每千人14辆,而美国的汽车拥有率已超过每千人400辆,因此,其长期趋势不言而喻。对于像通用汽车和大众汽车这种很早就在中国投下大笔赌注的汽车制造商而言,提高在中国的汽车销量有助于弥补在本国市场的销售下滑。而一些进入中国较晚的汽车制造商,像福特汽车和一些日本汽车巨头,也正在奋起直追。
企业要学会管理政府关系、吸引有能力的雇员,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经济能力定制产品。鉴于市场具有的战略重要性,消费品企业的竞争成功乃至生存都非常关键。但是,对许多有运营业务的企业来说,一个新的阶段即将开始。各种细分产品和细分市场都出现了爆炸式增长,暴增的幅度高达70%~100%,且能持续数年之久。企业如果不能因势利导,驾驭这股潮流,就可能被其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