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政治“核聚变”


  

 欧盟:政治“核聚变”

 

如果我说美国总统奥巴马当了一会欧盟在美国的特洛伊木马,网友又要对我口诛笔伐了。不过,在你摸键盘开始判决之前,先听我申辩几句。

先是荷兰、法国于2005年否决《欧盟宪法条约》。2007年欧盟用《里斯本条约》取而代之。次年6月,爱尔兰全民公决否决了该条约,今年10月,爱尔兰举行第2次公投,条约才获得通过。谁承想,勉强被接纳为欧盟成员的捷克,突然牛B起来,做了阻碍旧欧洲政治拆迁的“钉子户”(《环球时报》用语),提出种种要挟条件,不满足就不签署《里斯本条约》。

不批准欧盟宪法条约的国家各有各的理由,有的是国内问题,比如就业,移民等问题,有的则是国家身份和归属问题。捷克是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所称赞的“新欧洲”核心国家之一,很想在三大国际政治势力(俄罗斯,欧盟和美国)之间纵横捭阖。与美国最亲,与俄罗斯最疏。如果是美国与俄罗斯对抗,捷克会毫不犹豫地站在美国一边;如果是美国和欧盟角力,捷克很可能更偏向美国。欧盟的政治假想敌可能是俄罗斯,经济假想敌首先是美国,其次是中国和日本。完全融入欧盟,意味着捷克丧失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的“新欧洲”国家身份,代价必须得到补偿。就在这时候,奥巴马宣布放弃在捷克、波兰的导弹防御计划,美国的蚌壳退缩了,捷克的蚌肉不能不缩向欧盟的壳里。

捷克的钉子一拔,欧洲合众国的火箭正式点火,欧洲历史上第一位总统即将产生。欧洲开始了从分到合的历史。

《三国演义》说,话说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是聚,分是裂。治乱循环的政治,是有分合,有聚裂,但没有变迁的政治。中国政治有聚变,但没有裂变。从西周到清末,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1911年,总计2957年,其间,合1788年,分1169年,合多于分,聚多于裂600年。第一次聚变发生于西周,创建了血缘分封,天下共治的诸侯联邦制度;第二次聚变发生于西汉帝国建立,产生了君权神授,中央集权制度。但每一次分裂,均未有任何政治制度创新。

西方世界兴起于裂变:小国众多,活力无限,自由创新。东方世界兴起于聚变,天下一统,谷丰畜旺,尊卑有序。但是,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有活力没有规模,不能长期称雄世界;日本以外的东方国家,有规模没有活力,也很难不从顶峰滑落。为了寻求规模,西欧国家想走征服的老路,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反而把美国送上霸权宝座。为了寻求活力,中国从西方引进新鲜思想,结果引来的是苏联版的极权体制,一个人活了,其他人都死了。

无论聚裂,必须有变,才能释放能量。二战以后,血海里爬起来的西欧人,开始新的探索。欧洲政治开始聚变,先是煤钢同盟,接着是市场和货币一体化,如今是政治一体化。文革后,动乱中苏醒的中国,开始裂变,裂变从经济开始,权力下放,放开搞活,财税分灶。但这个裂变过程还没有进入政治制度创新。如果说,聚变的果实是“主权”的话,裂变的果实则是“公民权”。以公民个人权利为基础的逐级自治,复合起来,就是天下共治的联邦体制。这种体制,中国西周开始创制,美国发展成主权在民的现代形式。

欧洲政治开始了“核聚变”,我们不能再失去50年。

                    

                         200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