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城房价直逼京沪折射房市乱象丛生


小县城房价直逼京沪折射房市乱象丛生

   从今年年初到现在,温州下辖的县级市瑞安出现了一个不一般的景象——地房地产市场的火爆程度令人瞠目。在城东某条仅仅500米 长的路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70家左右的房产中介。今年年初瑞安开盘的楼价就直奔18500元/平方米。而如今新开楼盘更是以2万至3万的单位价格直逼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10月30日 第一财经日报)。

   看到这条消息,无论谁都会瞠目结舌。但仔细想想,也觉得并不奇怪。这不正是我国房市一个缩影,一个经典写照吗?

    房价这么高的马前卒必然是爆炒地皮。请看,瑞安村民“返回地指标”被炒爆,即:许多村民把所分得的建房指标即“土地分配计划使用证”(民间称“红证”)私下拿到房屋介绍所出售,这些尚未规划及审批甚至还只是一片空地的农村返回地,仅凭着一个个由村里划分给村民的建房指标进入市场。“全城现在至少有300多个亿的资金参与其中爆炒了。”当地一位政府部门人士估算。这与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一线城市“地王”不断被刷新如出一辙。楼面地价就达到了1万以上,房价岂能低于两万或者更高。买来天价地,必有天价房。这是一个颠覆不破的“真理”,除非开发商是傻子一个。

   房价这么高的背后必有金融资本作为后盾。有人也许会说,作为温州地区民间资本充沛,许多都是原始积累在炒房。这只说对了问题的一个小方面,这么大的资金量是绝对离不开银行信贷资金的幕后推手。有知情人透露,当地某银行还专门设立了4000亿的资金专供炒地。“银行90%的资金可能都被拿出去炒地了。”当地政府系统的一位人士表示。

    一个小小的县城房价被炒到2-3万元直逼京沪,可以说里面的居住性需求几乎没有,绝大部分是炒房客在对倒和博弈。明眼人都能看出里面的巨大风险,当地政府部门一生胆怯之心,但事到如今已经无奈。“政府如果来个猛刹车,大家都是千万百万的钱砸进去的,被炒爆掉的人纷纷要去跳河了。”房管局领导颇觉为难地说,不管如何,社会问题已经很大。当地政府系统一位人士更加忧心地说:“我强烈感觉到会出事,会出大事,这个市场都已经是百亿的规模了,要知道这才一个县级市,一个连电影院都没有的地方!”

     笔者一直在想,在加强价格监管上,在打击投机炒作上,政府为何对其他商品管的那样严格,而对于房地产市场价格、投资投机行为如此放任自流呢?比如:粮食等农作物稍有上涨,一些人就提出通胀将来,于是乎政府部门又是平抑价格,又是严打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投机牟利。而对于房价问题,一些一线城市开发商或一时心血来潮或晚上做了一个好梦或是其他因素,立马就将房价提高千元甚至几千元或者几个开发商相互打一个招呼,相互通一个电话,就共同将房价提高几千元。几乎没有部门监管,完全是放任自流。再没有经济学常识的百姓都知道目前房市里存在巨大泡沫,房市几乎都是投机性和投资性需求,而唯独我们的一些政府部门感觉房价还不算高、地皮还不算贵。原来有了地王、有了高房价就有了财路和GDP,GDP上去了,我也就青云直上了。这也许是一些地方政府领导的心态。而且,一些地方政府不但对房市投机置若罔闻而且还出台一系列鼓励投机投资的措施。

    试想,一个小县城银行90%的信贷资金都被拿出去炒地了,金融风险可想而知。这是当前中国房市金融风险的微缩版。如果当前全国的房市乱象继续下去,政府部门对炒房、炒地皮纵容下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将非常严重。一个依靠泡沫和投机维持的市场,最终是要捅出大漏子的。对此,各级政府都决不能掉以轻心。

 

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09-10-30/0325189371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