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斯尼“落沪”看上去究竟有多美?


 

  围绕上海迪斯尼的建设已经讨论了十年之久,如今米老鼠和唐老鸭终于要落地了。11月4日上午,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宣布,上海迪斯尼项目申请报告10月底已获国家有关部门核准。这对于中国人憧憬了10年的迪士尼经济、热炒了大半年的迪士尼概念来说,应该说是一个里程碑。那么,迪斯尼“落沪”看上去究竟有多美呢?首先,迪士尼落户上海最大的受益者便是地价、房价的暴涨,界龙实业、斯米克、中路股份等受益股票今年以来的涨幅都超过50%。川沙功能区,这个原本没有地铁直达、离市中心有一个多小时车程的浦东小镇,如今摇身一变成了资本青睐地,川沙功能区新房房价从2004年初的每平方米3000多元一路飙升至当前的1.4万元左右。其次,迪士尼乐园一期占地达150公顷,建设投入资金约244.8亿元,接近世博会资金的投入规模,将为建筑、建材行业带来机遇。再次,上海迪士尼项目建成后,会带来大量的游客,为旅游酒店、商业零售、交通运输等行业带来机会。最后,作为长三角地区龙头的上海,迪士尼项目的建设,将会带动区域内其他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杭州等城市都在讨论如何这个动漫巨头的到来究竟会给他们带来什么?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分析,是上海等长三角城市一厢情愿的想法。在笔者看来,迪斯尼作为一个大型公众娱乐项目,引入中国内地固然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东东。如美国华特·迪斯尼公司作为品牌输出的强势方,习惯向经营方收取高额特许费,名曰以知识产权入股,并不投入资金参与乐园建设,还要霸占几块获利厚实的“自留地”等等。关键是要吸取香港教训,不要被一些表面受益现象和一些不负责任的专家言论所迷惑,扬长避短,搞清楚“最终谁能赚大钱?”、“谁更需要谁?”等问题,算土地账、算市场账、算文化账、算和谐账,坚决杜绝“不平等条约”,在合作中争取最大利益,千万不要让上海沦为迪斯尼又一个美元制造工厂。从媒体报道及网友反映来看,部分人士对上海兴建迪士尼乐园表达了积极乐观的看法,但也有不少人认为,既然香港已经有了一个,在上海再建一个没有必要。毕竟,游乐设施特别是主题公园具有排他性,这对于以内地游客为主、还要投入巨资进行扩建的香港迪斯尼来讲并不是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