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李德涛同时向上海和广州提出了“公开财政预算信息”的申请,10月16日,上海答复书称,部门预算属于国家秘密不能公开,而广州市方面则公开了本级114个部门预算。
李德涛同一申请在两地遭遇不同结果,引发舆论报道、评论潮。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下,上海终于在公开部门预算方面有了新举措,那就是要求区县推进部门预算试点。
当初,上海方面不知道李德涛会同时向上海和广州两地分别提出了“公开财政预算信息”申请,更没有想到,广州方面会依申请进行公开。其实,广州方面公开部门预算已不是第一例,此前,深圳已于2008年就公开了部门预算。由此看来,上海方面的作风还是官僚作风,工作上还是有待改进的。
同一申请在两地遭遇不同待遇,引发网友们质疑:“在上海是保密的部门预算,为何到了广州、深圳就不是的了呢?”,“上海部门预算到底存在什么猫腻?”等等质问充斥互联网上。在这种巨大舆论压力之下,上海方面很快就有了动作,《关于进一步推进区县预算信息公开的指导意见(沪财预[2009]106号)》的文件于10月19日新鲜出炉。
上海方面10月16日(周五)言明部门预算属于国家秘密不能公开,10月19日(周一)又行文要求区县推进这项工作,说明上海方面时刻在关注着自己开出的“部门预算属于国家秘密不能公开”的药方在社会上会是个什么反映,当他们看到社会言论“不对头”时,不惜放弃双体日,加班加点,赶制出了上述文件。
制定上述文件,说明上海已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性,也说明了网络监督取得了胜利。
可是上海为何自己不及时改正错误呢?可能是基于政府形象的考虑:政府怎能朝令夕改、出尔反尔呢?如果有这种想法,上海方面就错了,民众要的是人民的政府,要的是敢于负责任的政府,要的是知错就改的政府,而不是要会遮掩的政府。
上海此次对区县的行文,没有给出实施预算信息公开的时间表,说明上海方面对实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思想上准备还不是很充分,此次行文有搪塞民众之嫌疑。
不过,我们也应该以宽容的心态来看待“上海预算信息公开”事件,毕竟他们很重视舆论导向,并及时更正了自己的认识错误,那我们也应该给上海一点时间,让他们就“财政预算信息公开”有个接收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