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政改:从“试水”到“动土”


   

  如果用色彩来描画中国各省,广东应该是深蓝。胡锦涛主席几次到山东,要求建设“蓝色经济”,也就是海洋经济。广东不用要求,一直就很蓝。因为地缘关系,广东省近代以来,就是中国的鸭子,总是得风气之先,只要看见广东的鸭子们下水,就知道,春江欲暖,桃花要开,河豚将上,蒌蒿已发,芦芽还短了。

  经济改革,广东至少有3只鸭子试水,深圳,珠海和汕头。深圳的鸭子最猛,因为香江的水最先暖。这次“大部制”改革,广东出现的,不是3只鸭子,而是4只“穿山甲”:广州,深圳,珠海,顺德。穿山甲的主要能耐,就是“动土”。它们至少动了两堆土:

  第一堆,太岁头上的土。

  太岁是谁?当前中国,当然是党。珠海大部制改革,党政联动,涉及调整,撤并,或职能整合的党委机构8个,调整比例达到50%。而且,政府部门内,不设专职党委书记。本来,政府就在党领导下,政府里面还有党,党成了两块板,政府成了两块板之间的耗子。如此叠床架屋,以前居然见怪不怪。真怪。

  顺德的改革,不仅动了土,还动了“宝”,毛泽东说,党有“三大法宝”: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执政之后,少了一宝,武装斗争之宝。他似乎有点惋惜,就像戒了烟的人,有时叼烟斗过瘾一样,他晚年喜欢叼阶级斗争,那是如宝。另一宝,是“统一战线”,持宝人是“统战部”,各级都有。这回,顺德撤销了统战部,哦,不,准确地说,不是“撤销”,而是融合:党委统战部、农村工作部,还有准政府部门,区工会、共青团区委、区妇联,以及工商联、残联7个部门,合并成新的党委社会工作部。这不仅是党政合署办公,而是党政社并署办公。党不再是鱼,老想跳龙门,而是血,流进了政权和社会机体中。

  第二堆,“水利工程”的土。

  如果说,民主化是开闸放水的话,放水之前,必须修建水利工程,未水绸缪,否则,可能洪水滔天。事后找大禹,不如事先有个李冰。

  国家体制,和行政体制,就是分流并疏导民主之水的水利工程。有水利工程,民主是水利;没有水利工程,民主可能是水患。就国家体制而言,像中国这样规模超大,民族超多的国家,联邦制,是它必修的水利工程。中央集权制下开始的民主化改革,容易导致社会动乱,和国家分裂并发症。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反复强调,国体改革,优先于政体改革;联邦化,优先于民主化。联邦化包含两方面含义:向下分权,和向下放权。分权属于主权范畴,放权属于行政权范畴。立法权下移,是分权;行政权下放,是放权。广东4只穿山甲所动的土,是行政权的土,具有国家体制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意义。

  如果有了政治上的都江堰,下点雨,我们心里也有底。

  

                      2009年12月1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