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何在?”——澳门经济发展点评之五十一


未来一个长时期里,澳门的周边地区会非常热闹。近乎接壤的珠海横琴岛,总体发展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某些项目正在动土,还有些项目开始招标,展示新颜只是一个时间多寡的问题;在大珠三角地区,围绕着总体目标,则有构建一湾三区集聚、三轴四层拓展、三域多中心的整体空间设想,列入短、中、长期的规划,均属大手笔的举措。

不论大珠三角有关规划的总体目标还是整体空间设想,澳门都无可置疑地身处其中,前者是“成为世界最具吸引力的旅游休闲中心及区域性商贸服务平台”的定位,后者是作为一湾三区之一的澳珠都市区、三轴四层之一的穗珠澳发展轴、三域多中心之一的澳珠中江次区域,都必须扮演一个对等合作的角色。事实上,没有澳门的参与,大珠三角就像是缺了一个角。在这一点上,澳门的地位和作用几可等同于香港。

站在区域合作的宏观角度,如此看待澳门的地位和作用大体无误,但从澳门对整个区域的吸引力观察,则未必有多大的想象空间,因而对自身在区域合作上的份量及收益也有必要准确评估。也就是说,面对区域内的合作(亦含有竞争)对象,澳门还需要解答牛肉何在的问题。

出自国外一则汉堡广告的“牛肉何在?”早已成为市场学的经典范例。它通过品牌比较型的广告语言婉转地告知消费者:与竞争者相比,我的汉堡料多又实在。精明的消费者自然懂得挑选:哪个品牌的汉堡,埋在两片面包里的牛肉比较大些?这就揭示了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任何一种形式的交易或合作,都要从对方的角度设想:我方能提出什么利益满足对方的需求?通常只有具体地端出“牛肉”,才能确实吸引住对方。作为一种思考方式,这在经济行为中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同样也适用于区域合作。

澳门有份的澳珠都市区”、“穗珠澳发展轴”、“澳珠中江次区域等区域合作规划,目前都还只是概念,一旦进入操作层面,不可避免会涉及到“牛肉何在”的问题。从官员的有关言论可知,澳门所能端出来的“牛肉”,似乎惟有跨境交通接驳、异地机场合作,这能让对方垂涎三尺吗?须知牛的身上有很多不同部位的肉,你端出去的这块牛肉,应当是对方爱吃的部位,而你又能换取最大收益的。否则,对方不领情,要么生意谈不成,要么合作深入不下去,最后无益或吃亏的还是自己。

“牛肉何在?”澳门不妨再多动动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