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行明年资本金缺口2000亿 专家激辩融资渠道
网易财经12月9日讯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今日向网易财经表示,按照银监会对各大行11%的资本充足率的最新要求,如果明年的贷款在7到8万亿之间,各大行的资本金总缺口大概在1000到2000亿之间。
郭田勇是在当日由《理财周报》举行的“2009中国零售银行峰会”间隙向网易财经作出上述表示的。
根据银行业三季报披露的数据,截至9月末, 工商银行、 交通银行、 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60%、12.52%、12.11%和11.63%,均超过11%的最低要求。
但业内人士分析,银行不可能完全压着监管红线经营,并且考虑到明年的放贷需求及随后两年的扩张,加上未来监管部门可能继续提高资本标准的预期,各大行进行融资肯定势在必行。
对于具体的融资渠道问题,郭田勇表示,一方面,财政部、汇金等大股东要改变一下分红体制,适当的少收点分红,这样可以减少银行的压力,同时从长线来讲,银行的资金压力有所缓解,更利于其放贷和实现盈利,对股东的回报也会更高。
另一方面,郭田勇进一步指出,应该鼓励各大银行进一步引进战略投资者,虽然按照国家规定,国有大银行必须保证其国有性质,但是目前国有控股一般都维持在70%左右,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空间仍然很大。
郭田勇不赞成银行完全去二级市场融资的做法,因为银行都是比较大的机构,大量增发容易对资本市场造成冲击。郭同时建议应允许贷款的买卖和转移,并加快资产证券化的速度,以此来盘活资金存量。
而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则认为,各银行应该更多的考虑利用H股等方式去海外融资。
2009第三届中国最佳银行理财产品评选暨2009年第二届最受尊敬银行评选2009年 12月9日在北京举行。腾讯财经做为特约论坛支持媒体进行全程直播。图为中央财经大学银行研究中心主任 郭田勇发表演讲。
零售银行业务迎来发展新契机
郭田勇:首先非常高兴参加这个会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作为理财周报评选,算是支持方,连续三届跟理财周报参与了,现在看到咱们这次论坛,包括咱们评选规模越做越大,而且影响力在业内也越强,首先感到非常高兴。我以零售银行为主题,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其实我刚才听了杨会长和李稻葵教授的发言,我有一些感触,我想了一些东西,什么东西呢?我们现在都讲中央银行,从现在中央银行得起源看来,我们分析效果,有时候感觉像打开潘多拉魔盒的感觉,有中央银行可能是好事儿,中央银行统一发行货币,来调控货币,这样的话,它就能以此为手段调节和引导社会的需求,从而来增加社会的产出。这可能是正的方面。但是也有负的方面,就是中央银行这样做了以后,他认为经济中有一定的问题,或者遇到了危机,或者出现衰退,它就会迫不急待出扩张性的政策,包括这次金融危机,还有前几次的金融危机,碰到大的经济调整的时候,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都会大量的向市场中来注入新的货币。但是这种货币的注入,对我们经济暂时性的摆脱危机,会起到帮助,但是注入以后,的确会产生就是刚才李教授所说的水位比较高的情况,就是说导致资产泡沫,通货膨胀的出现。
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到底是利还是弊,如果没有中央银行以前,那个时候没有中央银行,如果你去做投资,做股票,那么你只要分析,上市公司原本的经营状况,就是我这个企业做的好,股票应该涨,做的差它应该跌。但是有了中央银行以后,由于货币的增减,导致资产价格水平发生变化。这里面进而又会衍生出巨大的行业,就是金融业,特别是从事金融服务投资,包括金融衍生品的工具设立,就使得这个行业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因为什么呢?由于货币本身的增减会导致资产价格发生变化,而在这个过程中,它的盈利的机会,或者说发生规律的可能性都会大大增加。这样的话,当这种情况发生过度以后,我们也会看到出现像金融危机,包括我们说金融业,它可能就会偏离实体经济,因为什么呢?因为货币的数量越来越大,从事货币本身这块其中的空间就非常大,所以这块就衍生出一个新生的庞大,而且是越来越庞大的行业,直到这个行业的本身,可能并不需要实体经济做支撑,金融危机以后,我个人觉得,我们可以从中央银行制度的根源来对日后出现的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危机的问题,可以进行一些反思。但是我并不想评价这个事情本身,是好是坏,这只是我刚才我听了他们讲话后,我有一些感受。
当然,由于社会财富的不断庞大,投资需求,理财这方面的需求,这种需求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也就给零售银行业务,特别是银行理财业务提供了越来越庞大的发展空间。这个是经济发展面,我们会探讨的,呈现出这么一种趋势。
第二个方面,我们想现实性的再谈一下,当前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契机。大家知道,我们这几年说的很多一个词儿是银行业战略转型的问题,所谓银行业战略转型,其实在我看来,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讲,就是改变以前的传统的依靠存贷利息收入的盈利模式,或者说从传统的以存贷业务为主,转向以中间业务为主,从以前以公司业务为主,转向以零售业 务为主,当然要完成这两方面的转变,我们要大力进行金融创新,同时混业经营,包括杨会长讲的,还要从服务的角度上,从简单微笑的服务,转向更为人性化,友好型的,智能化的服务,要有这些手段和保证,我们才能完成银行业战略转型。
从现实条件来看,应当说未来因素为我们战略转型提供很好的支撑,或者也成为推动我们银行业战略转型一个很重要的助推力。这些因素包括什么呢?首先我们也不妨来看,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那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有一个方面的重点,刚才李教授的是宏观经济政策,还有一个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提出,2010年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采取多种渠道来增加居民的收入,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来扩大消费。其实从这个角度上来讲,2010年恐怕是收入年,同时也是消费年。就是一方面收入要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另一方面是要扩大消费。消费不断增加,增加消费的方式会非常多,具有包括本身劳动获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同时也要依靠我们通过理财管理获得财产性的收入,收入增加有赖于我们金融手段的不断加强。同时,当收入增加以后,又会给我们金融手段的发展提供更充足的弹药。居民收入增加以后,就会使我们银行业也好,包括其他的金融机构,我们的资产会变得越来越大,这样应当说为未来零售银行业务,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二个增加消费,怎么增加消费呢?当然要扩大消费的话,是收入增加以前,那么在收入增加之后,我们让消费持续性的扩大,或者让消费真正能够成为超过投资,成为中国经济最主要的推动力,当然这里面金融杠杆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这块金融杠杆,我们通常所说的包括房贷和车贷,其实其他方面,个人消费性的服务,这块由于我们增加消费,是一个未来的工作重点,这一块的发展空间也是非常大的。
其实我们经常说,零售银行业务,我也经常表达我的观点,我以前讲,零售银行业务,三大主战场,哪三大主战场呢?以前是房贷、信用卡和理财,这三大战场可以说是零售银行业务最主要的三个落脚点。我们现在由于扩大消费,恐怕并不一定是房贷了,在房贷之外,我们增加消费,在其他消费领域,包括个人的消费品,包括旅游,各个方面的消费,这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后,这块发展的空间也是非常大的。那么,同时,在信用卡业务上,我们知道由于前两年,存在发展过度的情况,再加上金融危机以后,对于一些居民的收入产生一些影响,所以说现在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信用卡违约率上升的情况,所以各家银行,发卡开始变得比较谨慎,我们想如果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如果说明年我们真正能够从收入和消费这两个支柱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话,那么信用卡这一块,未来其实发展空间仍然是非常大的。我们存在这样一个关系。这是一个方面。
那么第二个方面,从现实来看,大家也注意到,我们从明年从银行信贷增长来看,的确提出了一个适度增长,适度增长包含两个含义,一个就是说今年存在信贷增长过快的情况,明年信贷规模要适度的收缩。这样的话信贷规模收缩出现了一定的降低以后,大家知道,今年银行贷款总量达到9.5万亿,不会突破10万亿了,但是你看2008年银行贷款增加量只有44.9万亿,今年银行信贷,能够达到将近50亿的增长,这个确实是过高的增长。按照以往正常年代,银行保持20%的增长速度的话,把今年属于,在统计学里面,按照往年,大概2010年,银行的信贷合理的增长量大概是7万亿到7.5万亿这么一个量,这个是比较合理的量。当然在信贷出现适度回落以后,对于银行这块来讲,必然要在中间业务上,零售业务上,要找到更多的盈利增长点,才能适合总的经济情况比较好。这也是一种现实性的需要。
另外一个,现在也是对银行高度增长也有高度的担心,现在银行资本充足率问题,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这样的话,银行从未来的发展来看,就必须要制定一个低资本消耗型的业务发展。我们知道贷款的话,做一个贷款就要相应的有一块资本金的占用,通过零售业务,特别是零售业务中,像理财,像银行卡,像一些中间业务,这一块是非常小的。这样的话,也能够顺应,或者是规避当前监管机构提出的监管要求。当然这个地方我不妨再插一句话,因为我对监管机构现在提出的要求,我还不完全同意这个做法。我们现在说的比较多的是金融监管的逆周期性,这种逆周期性到底是逆的经济周期,还是信贷的周期。我们本来讲,逆周期性,应该是逆的是经济周期,就是说在经济比较过热的时候,我提高银行的资本金水平,减少贷款。因为我要防止经济过热,当我经济偏冷的时候,我往下降,这是我们讲的逆周期性,但是我们现在看到这种周期,这种逆周期,有经济周期,因为你从经济周期来看,我们并没有到经济过热的时候,我们还在逐渐摆脱衰退,我们现在是一种信贷周期,只是理财放贷太多了,而并不是经济周期出现问题了,所以我要把这个观点要跟大家讲一下,我想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
当然对于银行未来的资本充足率问题,这块也未必要向市场进行增发,其实完全也是可以通过,包括监管机构富有弹性的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包括对周期这种理念进行一些反思。同时,也可以通过跟大股东协商,同时也要通过进行银行资产和产品转让这一块放开,来解决银行的资本金问题。当然现实来讲,未来资本金的门槛升高,可能是难以避免的事儿,所以这块必须需要我们银行在零售业务这块,和中间业务上找到更多的盈利增长点,这样的话至少从资本门槛角度,银行业的风险才会更低,业务发展才会更健康。今天由于时间关系讲到这,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