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输入法目前仍然是一种许多懂拼音的朋友常用的输入中文的方法。它属于音码输入法,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有全拼、双拼、微软拼音、智能ABC等多种。拼音是1953年发明的,至今推广使用已有半个多世纪了。笔者在55年、56年上初中时,正好接触了汉语拼音,至今还掌握一点基础知识,有时在电脑上用拼音打字也还可以打出几个字来,但是速度非常慢,而且老是出错。现在小学生上学就学拼音,要全部学会拼音大约也要五六年时间,这些学生上电脑就能打字,但是速度也不会很快,每分钟能打出30个字,就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为什么呢?
因为拼音是50多年前发明的,当时推广应用是为了给汉字注音,正音,并不是为现在的电脑输入中文而发明设计的,所以在电脑上采用拼音输入自然产生许多不足。这主要表现在:
一、不认识的字无法输入;
二、读不准的字无法输入;
三、同意字太多,键选率很高。拼音字母有声母23个,韵母57个,按拼音方案,声服母和韵母全组合,它能拼出的音节只有417个。如果按常用字6763个计算,平均每个音节就有17个字,也就是说,平均每个音节就有17个完全相同的字。多的达到100多个,如,同为用JI 拼音的字就有133个,同为li拼音的同音字就有75个。智能ABC比全拼,双拼好多了,有不少新功能,很多人在使用,速度也还比较快,但是对于不懂拼音的许多中老年人来说,仍然是望“字”兴叹。
也有人说,用拼音打字,快活一时,慢速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