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学习


论(26

2009-3-6

2009--12--12

                          

 

       学习,是人类“追求自由”和“追求完美”的本质的要求和体现。

       任何时代,人们都将学习作为高尚的事。

在不同的时代,人的学习不同。信息时代的学习有其特点和规律,不同于以前时代的学习。

(一)   信息时代的学习要以信息为中心。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产生大量的多种形式的信息,一方面信息随机的冲击原来的知识,使原来的知识及其使用受到限制和颠覆,另一方面使得人的现有的认识能力受到信息的冲击。这与以往不同。

在信息化的条件下,任何信息都由对象信息和路径信息和接收信息等三部分共同构成。信息成为动态的过程,具有相容性和导向性和波动性的特点。在信息时代,知识不仅要用来解析信息,首先要根据信息的构成组织信息和选择信息。

在传统认识条件下,认识是依据前人创造的既定的知识对有限变化的信息进行研究和分析。因此不存在信息构成的主观问题。从而学习仅仅是掌握既定的知识。

信息时代,知识的运用要适应信息的变化和适合信息的导向要求。

因此信息时代的学习是以信息为中心的,要围绕信息的构成和发展去学习,要按照信息的发展变化规律组织学习。同样信息时代对一个人的能力的衡量,要以组织信息和选择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放在首位。

(二)   信息时代学习的目的。

信息时代学习要以组织信息为中心,就决定了学习的目的:是1)扩大信息领域,2)提高和改变思想方法,3)调整和改善知识结构,等。

信息时代的学习,是追求开拓和组织信息的能力提升。善于开拓信息源,善于收集信息,善于组织信息,成为首要的任务。

信息时代学习目的的核心是为了学习组织信息的方法论和构建自己的方法论。信息技术使得知识和信息的融合互动,要求有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组织和选择和处理信息,要求有科学的方法论组织和运用各种知识,要求有科学的方法论将知识和信息统一起来。没有科学的方法论指导,认识和研究就会由于每个人的主观的基础和偏好出现偏差。

信息时代的学习不再是追求知识量的增加,不再是“读书破万卷”,而是要改变知识结构,改善知识结构。

(三)   信息时代学习的知识体系。

信息时代的学习要按照新的知识构成体系组织。

在传统时代,只是构成体系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等三部分的知识体系。是以技术方法划分的知识构成体系。知识体系内部缺少可观的必然的联系。

信息时代的知识体系是由人与自然的关系知识、人的动物性和社会性关系知识、人的意识和认识的关系知识等三部分构成的体系。是以人为中心构成的知识体系,有着内在的客观的关系。

目前还流行着一种观点,纯自然的科学知识,比如数学,是与人没有关系的知识。所以自然科学知识是与社会科学知识相对立的。这种意见反映出不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

任何信息的组织和利用都要依赖人的认识能力。人的认识能力不仅在于掌握的知识多少,还受到人的心理和取向的影响。同时每个人运用知识处理信息的特点也会作为特定信息加入到被处理的信息中去。这就是为什么“数学家在年青时容易出成就”,为什么“围棋冠军多是年轻人”,为什么“青年人使用电脑更有优势”等等现象的原因。数学、围棋、电脑等都是似乎更为“纯自然”,但是都与处理信息时加入的接受信息的主观特点有关系。

(四)   信息时代的学习重点。

信息时代的学习要加强知识结构的合理化,以提升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知识的合理构成有利于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尤其表现在提升联想力对于接受信息的作用方面。但是在信息时代学习,更要注重数学和信息科学和美的知识学习

数学是惟一直接反映物质的无限性的方法知识。物质的无限性使得任何一门科学知识都成为相对的、有限的。在人类的知识中只有数学将各种知识的有限性与物质的无限性联系起来。

学习信息知识是时代的要求。掌握信息知识才可以有效利用其他的知识。

美的知识是人作为认识主体所必需的。在运用知识时,个人主观的意识信息会加入到认识过程中去,对于信息的处理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健全和完美的人,能够更好的利用知识处理信息。

历史上的一些伟人由于知识构成不尽合理,在成功的历程上出现坎坷。

(五)   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是学习和研究和训练的统一过程。这时候的学习不单单是学,更要注重研究和训练。这就是统筹学习。

信息化条件下的学习要与研究相结合。这是由于信息化条件下,认识对象会表现出无限的变化发展的可能性。现有的知识及应用不能够适应认识对象的无限非线性发展特点。因此必须要在学习的同时开展研究,学习和研究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研究性学习就是要以批判形式作为必要条件。而不是全盘接受的学习。

信息化条件下的学习要注重思想方法的训练,要注意用统筹科学训练自己的思想方法。人类的思想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针对事物实体的,一种是针对事物的过程的。目前社会的主要的思想方法是针对事物的实体的方法。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认识对象转向了认识事物的过程。要适应针对事物过程的认识,就要在学习中加强思想方法的训练,以改变传统的针对事物的实体的思想方法。这就要加强统筹科学的学习。

(六)   信息时代学习的成效。

信息时代的学习成效体现在思想意识方面,即每个人都有科学意识和破除迷信意识。

       信息时代的学习成效体现在知识构成方面,即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知识构成。

       信息时代的学习成效体现在思想方法方面,即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思想方法。

       信息时代的学习成效体现在思想立场方面,即每个人都会独立思考问题。

       信息时代的学习成效体现在发现问题和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统一上。

       信息时代的学习成效体现在联想力和组织力和判断力的统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