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发信号房地产将出现重大变局


温总理发信号房地产将出现重大变局

吴其伦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上海、江苏考察工作。其间,温家宝专门来到松江区泗泾镇,考察了正在建设的上海市最大保障性住房工程进展情况。他说,要把保障性住房建设放在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在财政、金融和土地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让城市广大中低收入者安居乐业。同时,要抑制投机性购房,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总理在09年岁末,在今年商品房价格暴涨、保障房建设缓慢、房地产市场矛盾日益激化的的市场大环境下,在迪拜房产泡沫破灭、国际经济尚未摆脱低迷阴影的外部环境下,向房地产市场发出了理性的号召,即中国房地产发展中心回归保障,回归民生。总理此番号召是向房地产市场发出发展中心转移的重要信号。可以想见,中国房地产将出现重大变局,将出现以保障房为主,商品房为辅的市场格局。

房改之初,政府提出的房改目标是重点发展经济适用房。可由于席卷全球的98年金融危机,令政府的意图彻底改变,那就是将中国的住房供应玩完全市场化。在此期间,开发商造什么房子就老百姓买什么房子,房价完全由市场来定(事实上是开发商来定)。近年来,随着房价的急剧上涨,在老百姓越来越买不起房的情况下,政府出面对房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可由于经验、态度、执行等方面原因导致调控难以显效。

于是乎,政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出台保障房政策,在政府的主导下推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政府意图是逐步将房地产发展重心转移到保障上来。可一直以来,各地保障房进展缓慢。不久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在中央预算安排的重大公共投资项目中,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缓慢。今年国家下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全国共需投入1676亿元,其中,中央投入493亿元,占29.4%;地方配套1183亿元,占70.6%,截至今年8月底仅完成投资394.9亿元,完成率为23.6%。以此进度看来,今年的计划万难完成。

政府之所以痛下决心进行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是因为政府已经深知,中国房地产完全市场化道路是行不通的。欲解决民众普遍住房需求,政府必须投身房地产建设,政府必须成为房地产市场供应主体。

而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还不能说政府就是房产市场的供应主体之一。原因在于,政府没有直接进行房产产品的开发与销售(廉租房除外)。笔者以为,正是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做法令开发商对后市抱有幻想,令市场需求者看不到希望(经济适用房、限价房仍然是开发商在造),更令市场徒增许多不确定因素。

综上,笔者以为,总理此番借考察上海、江苏之机向房产业界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即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出现颠覆性的变局,政府将以保障房作为发展契机高调进入房地产市场,而中高端住房供应仍然交给开发商,依然保持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