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应学会从总导演变成总制片人


一、加速中国产业集团化变革的首要标准--------总导演蜕变成制片人

衡量一个集团是否产业化的核心标志,就是看“企业的最终决策人是否由总导演蜕变成总制片人”。这个全新指标的出台,更加清新明确地指出了中国民营企业的本质障碍和战略航向。太子龙控股集团作为中国服饰产业一支新崛起的强劲之旅,正是因为站在了这样的历史高度,才勇敢地推出了中国民营企业集团转型的创新标准。

可是,为什么一定要实现“由总导演蜕变成总制片”和如何实现“由总导蜕变成总制片”,这是涉及到企业战略发展的大问题。因为,本理论最大的创新之处 就在于不触动企业所有制的前提下,对集团管理进行外科手术式的变革”,而这是一种历史性的必然,更是产业高度化的科学体现。

因为,作为一个标准化的现代产业集团,它所涉及的业务是广泛的,虽然集团最初的业务领域只是简单的水平化业务联合,但到了其次就上升到相关行业的业务重组,继而到最终必然跨越到完全不相关的全新行业领域。然而,这些多元行业的复杂性,也就必然决定了驾驭该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的高度性和广泛性,同时,而这也决定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有这样横跨多元行业的渊博知识和卓越能力。

因为,企业永远是受投资利润率这一资本的核心本质所驱动,而不是受领导个人的意志多决定的。因此,企业走专业化道路,产业走集团化道路也就成了历史必然。由此我们也就很容易地明白,正是因为投资的多元化才迫使经理人的职业化;也正是经理人的职业化,才推动了企业集团的最终负责人必然要从“总导演蜕变成总制片”,否则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中国产业集团化。为此,蜕变成总制片的企业投资人应当担负其如下战略使命:

1、潜心研究企业中长期战略和品牌文化,

2、努力开拓企业外围的政府环境,为企业的战略发展争取条件,

3、适时调研产业扩张的市场行情,积极打造新事业发展的基础资源,

4、监督指导产业集团的财务状况和品牌战略运行情况,

5、适时组织集团高管座谈,就产业战略发展交换意见,不断强化战略方案的科学性。

二、加速产业集团化变革的次要标准是-----总执行(CEO)升级为总导演

现代产业集团化的第二个标准,就是彻底实现由过去的婆婆手下的媳妇(CEO)变成自主担当的大当家,彻底实现由过去的照章执行者演变成自编自导的总导演。

因为只有顺应产业变革的内在需要------走精细化和专业化的产业道路,才能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行业战略和品牌文化的研究和推广上去;才能确保企业的战略不偏题,品牌文化有深度,执行运做有结果;才能真正担负起经理人深刻的职业使命和压力。

同时,因为CEO升级为总导演的优势在于,可凭借其职业化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来调整职能部门的艺术创造力能客观的落地,避免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想像起来云天雾地,实施起来不知所措”的习惯性弊病。为此,产业集团的CEO应当担负起如下职业使命;

1、不断制定产业集团的管理规章,积极开展高层人才储备和考评工作,

2、着力强化产业集团战略方案的可行性,不断地为战略方案运行提供支持,

3、实行职能总监工作问候制,确保各职能负责人顺利开展暨定的业务计划,

4、适时组织开展企业向心力和文化导向培训,不断加强员工的爱企情节,

5、定期检查职能部门的运行结果,帮助职能总监纠正运行偏差,不断强化业绩考核,

6、积极作好和产业集团管理层和董事会之间的协调沟通工作,争取董事会更多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