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西三角”经济区基本思路》新鲜出炉
地缘相近,人脉相连,经济互补,川陕渝三省市携手共建“西三角”,培育中国第四增长极! 《构建“西三角”经济区基本思路》(简称“思路”),对构建“西三角”经济区的必要性、可行性,构建总体构想、重点领域及保障措施进行了科学定位; 川陕渝共建“一极三区、两高地一中心”:“一极”即全国区域经济增长第四极,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并驾齐驱,共同支撑全国60%左右的经济总量;“三区”指全国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先行区、全国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两高地一中心”即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高地和全国科技创新高地,西部地区教育、文化、卫生、信息、会展等现代城市功能综合服务中心。
根据“思路”,“西三角”经济区初步考虑规划面积为37.78万平方公里,2008年常住人口1.4亿人,地区生产总值2.15万亿元,包括61个城市,到2015年GDP达到5万亿元,占西部地区比重45%,占全国比重10%左右,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高效便捷的交通网。打造西部地区产业高地。发挥西安科研、航空、航天、机械制造优势,成都信息软件、重大装备制造、清洁能源优势,重庆制造基础雄厚、配套能力强、工业体系齐备优势,联手打造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汽摩、资源加工、高技术、国防军工等六大产业基地。
构筑内陆开放新格局。充分发挥西安国际港务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等园区的优势,以西博会、西洽会、欧亚经济论坛等重要会展活动为平台,打通国际贸易大通道。
中国西部有特殊国情,川陕渝三省市携手共建“西三角”,抱团发展,有利于资源配置,有思路,更要有措施,要有行动,这种跨区域、跨省份的合作,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交通、产业、市场开放急需政策支持和法律支持,争取“西三角”经济圈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