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者诗选》征稿启事(欢迎宣传并转贴)


《归来者诗选》(暂定名)征稿启事(欢迎宣传并转贴)
   
    总策划:潘洗尘  邱华栋  洪  烛  汤松波
    策  划:海  啸  周艺文  江小鱼  周瑟瑟
    主  编:吴茂盛  古 
    编  委:柴  然、张德明、雪  莹、姜红伟、凸  凹、世中人、江  雪、三色堇、顾 
    (该选本将由漓江出版社出版)  

  
    具体投稿方式如下:
    一) 征稿起始时间:2009年12月18日――2010年4月30日)
    二) 投稿作品限投20首内(新诗)(非归来者请勿投稿)。
    三) 投稿附录200字内的简介及详细通联地址、电话及邮箱。
    四) 征稿专用邮箱:
    姜红伟[email protected]
    凸凹[email protected]
    世中人[email protected]
    江雪[email protected]

    三色堇[email protected]
    顾北[email protected]
    张德明[email protected]
    柴然[email protected]
    (欢迎所有诗歌归来者踊跃投稿,但请勿重复投稿,给编辑增加不必要的负荷。)   
                                                               

                                                               《归来者诗选》编委会
                                                                     2009年12月18日
=================================================
    
    关于归来者诗群
   
              文/古筝
   
    著名诗人洪烛2007年1月在郑州诗会上提出归来者这一命题后,又于当年春节回故乡南京,与重新写诗的南京女诗人古筝做了一次归来者的对话。谈话录音整理出来五万多字,以《归来者——洪烛与古筝诗歌谈话录》为题,在天涯诗会、中国诗歌网等一系列网站公布,又被《翠苑》等杂志转载。次年夏,南京《陌生》诗刊隆重推出《归来者诗群专刊》,头版头条刊发了洪烛先生《归来者:不是宣言的宣言》:即使所谓的诗坛已没有多余的座位,归来者哪怕自带小板凳也要坐进去,毕竟诗是他们的麦加、他们的耶路撒冷!圣地在召唤这一群流浪归来的圣徒。几乎每个归来者,都将迎来创作上的井喷期,不管曾经沉寂多久,他们都是会让人刮目相看的活火山!
    2008年6月,青年评论家张德明和向卫国副教授《关于当代诗歌创作现状的对话》一文中,张德明副教授指出:“我注意到,有一些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已经步入诗坛并产生了广泛影响的诗人,出于多种原因90年代很长时间从诗歌界退场了,近年来却纷纷回归到诗坛,在各种刊物中相继露面,向人们展示了归来后的艺术创作,他们的归来对推动中国诗歌发展来说是有着积极意义的。我把这群诗人命名为‘新归来派’。我之所以将这些诗人命名为‘新归来派’,是要区别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归来派’。”评论家张德明副教授出于对诗歌史的深层研究和准确性考虑,用“新”与“旧”对两次归来者进行了区分和界定。
    继《陌生》诗刊《归来者诗歌专刊号》后,由邱华栋、汤松波策划,08年底中国青年出版社重磅推出一套“归来者诗丛”六本:洪烛的《西域》、邱华栋《光之变》、汤松波《灵魂没有淡季》、周瑟瑟《松树下》、吴茂盛《到达或者出发》、周艺文《我和你》,其中洪烛的《西域》荣获第二届徐志摩诗歌奖。“新归来者诗群”和这套诗丛并被“南方诗歌研究中心”列入09年专项研究课题,评论家张德明副教授正在为这个专题研究做总论,这本专项研究的论文集预计明年也将正式出版。
    著名中间代女诗人安琪说:“‘新归来者诗群’是近几年诗界的热门话题,它指认了一种客观存在。”
    新归来者:“一些诗人由于种种原因曾长期停止了诗歌写作,而在近些年重又进入诗歌现场。”(评论家霍俊明副教授语)”
    归来者诗群拟推出《归来者诗选》(暂定名),这本诗集将于2010年6月前后由漓江出版社正式出版,这将是一本写给明天读者的品质精良的诗歌选本,具有划时代的价值和意义。欢迎各位诗歌归来者踊跃投稿。
    2009-12-14
    
===============================================   编委简介:


    1)柴然:(柴燃),本名柴军山,1962年生,山西陵川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首批签约作家。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见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人民日报》、《解放日报》、《诗刊》、《散文》、《星星》等报刊杂志;著有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影视文学多种;出版有诗集《前年秋天》、多文体探索卷《死无葬身之地》、长篇报告文学《开眼》(与人合写)等书;主编有《黑皮诗丛/我们的高原》(11人、13卷,执行主编)、《新千年策划文案即用即套》、《赵瑜研究资料》(与人合编,90万字)等书;1997-1998被邀出任《北岳风》杂志“青春园地”主持人,2001年任《山西青年》杂志编辑总监,2001-2003担纲中央台电视系列连续剧《富起来的人》剧本统筹;先后获赵树理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山西文学》、《星星诗刊》、《黄河》杂志等诗歌(诗赛)奖。
    书法家,书作多为国内国际友人收藏,为电视连续剧《富起来的人》题写片名,为山西古玩城、南宫古玩市场等多家店铺题写牌匾。
   
    2)张德明:评论家,广东湛江师范学院副教授,广东湛江师范学院南方诗歌研究中心主任。
   
    3)雪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大学期间开始文学创作。诗作散见于《人民文学》、《人民日报》、《中国诗人》、《诗刊》、《绿风》、《诗林》、《诗潮》、《诗歌报》、《诗选刊》等报刊,作品收入多种选集。著有诗集《倾诉》《另一种声音》《我的灵魂写在脸上》。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散文诗创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黑龙江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创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4)姜红伟:1966年出生,黑龙江省海伦市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倡导者,曾创办《中学生校园诗报》,现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委组织部工作。系中国八十年代校园诗歌运动历史研究者,八十年代民间诗歌、校园诗歌报刊收藏者。2006年6月,携带九岁女儿从大兴安岭出发,开始为期40天到访哈尔滨、北京、黄山、杭州、上海、苏州、广州、深圳8个城市的重出江湖万里行——寻找诗歌史上的失踪者活动,共计寻找到他20年前创办《中学生校园诗报》时的作者和读者——40余位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人兄弟姐妹。该事件曾在文坛和社会上引起极大影响,《新周刊》《南方都市报》、深圳《晶报》曾发表记者深度专访文章。即将出版长篇诗歌史料著作《寻找诗歌史上的失踪者——八十年代中学生校园诗歌运动备忘录》。
   
    5)凸凹:(1962.3—)原名魏平,祖籍湖北孝感,生于四川都江堰,在大巴山生活、工作过二十多年。著有《大师出没的地方》《桃花的隐约部分》《大河》《手艺坊》等多部诗集和《花蕊中的古驿》《天下客家》(合著)、《纹道》《民族花灿》等多部随笔集及批评札记集《字篓里的词屑》。亦写有小说、舞台剧等,系30集电视连续剧《滚滚血脉》编剧之一。《凸凹体白皮书》收有60位批评家、诗人对其作品的评论。现居成都龙泉驿。
   
    6)世中人:民刊收藏家,青年诗人,《潮》诗刊执行主编。
   
    7)江雪:又名南京江雪。1965年6月生,江苏南通人。8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诗作,曾主编民间诗报《诗歌研究》,有若干诗歌、诗评和论文在国内外公开发表或收入作品集,著有诗集《时间广场》。
   
    8)三色堇:山东人,现居西安。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入选《2004年新诗代年度诗选》《2008年中国诗歌精选》《2008中国最佳诗歌》《21世纪中国诗歌大系》等.出版诗集《南方的痕迹》,现为《诗选刊》下半月刊编辑。
   
    9)顾北:反克诗群代表诗人。八十年代后期参与诗歌创作,在《人民文学》《诗刊》《中国诗人》《星星》《诗选刊》《诗歌月刊》和《诗参考》《自行车》《中文诗刊》(美)等重要民刊发表作品,诗歌入选《2007中国新诗年鉴》《中国网络诗歌年鉴》《中华诗歌读本》等,《名作欣赏》杂志曾介绍诗歌作品及创作情况。
    
=================================================
 《陌生》诗刊“归来者诗群专刊”目录 

中国青年出版社重磅推出《归来者诗丛》六本

 《松树下》作者:周瑟瑟

 《到达或者出发》作者:吴茂盛

 《我和你》作者:周艺文

 《灵魂没有淡季》作者:汤松波

 《光之变》作者:邱华栋

 

 《西域》作者:洪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