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忠教授,季羡林的一名弟子,发的博文: 季羡林先生北大朗润园旧居被洗劫。
2009年12月16日,星期三,我正在辗转赶往四川的途中,接到季羡林先生已故秘书李铮老师之子小军的电话:这一天上午,小军陪同季羡林先生之子季承先生前往北京大学朗润园十三公寓旧居,准备整理房间,发现阳台玻璃被人击碎,房内狼籍一片,屋内数量很大的珍贵物品被洗劫一空。这屋子里的东西经过北京大学有关人员和季羡林先生家人的清点,有共同签署的清单,因此,是相当清楚的:几千册珍贵的线装古籍,数量不等的佛像、铜像,其价值是难以计算的。若论市场价格,稍具常识的人多知道,这是一个起码以百万计的数目。在今天的北京大学的校园里,发生这样的事情,怎么能够不令人惊讶呢?这是一件涉及数额巨大的盗窃案件,难道还有什么疑问吗?季承先生已经报案。我想,这样大规模的盗窃是不会不留下痕迹的吧,毕竟那么些东西要运走,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放全唐文和二十四史的书柜,更多图片请看钱文忠的博文。
有图片证实,2009年6月19日北大校方曾清点过13公寓的物品。我很纳闷的是,既然清点过,为何就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呢?这完全是对季羡林的漠视。
北大的品牌,因为季羡林字画问题被破了相,所以,这次对季羡林流下来的文化宝藏的漠视,似乎有了好解释的理由。那么,这次季羡林故居被洗劫的,到底是什么?如果说北大对季羡林流下来的文化漠视,则这次洗劫掉的,不是一套珍宝,不是几千册价值百万的藏书,而是对文化的漠视。洗劫了好,洗劫了好。说不定是哪位对文化重视的主,总比在北大被漠视的结果好。就跟故宫珍宝,大部分为了躲避炮火,辗转送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后,反而保存得很好,可以说是完好无损,给世界留下了更好的珍宝。
在北大校园堂而皇之地搬走了几千册图书,可以说再次给北大破了相。除了建高楼,建大教学楼,限制平民百姓参观北大外,北大为该做的事情,还做了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