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融通是以信用方式调剂资金余缺的一种经济活动,资金融通直接涉及融通双方的经济利益,只有在双方都认为对自身有利的情况下,才会发生资金融通行为。资金融通的产生及其规模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直接联系。市场经济越发达,资金融通的范围以及规模就越大。目前市场的融资渠道与方式很多,但主要是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两种形式。
一、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概念
直接融资是不经金融机构的媒介,由政府、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直接以最后借款人的身份向最后贷款人进行的融资活动,其融通的资金直接用于生产、投资和消费。一般是政府或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票以及商业信用等形式在资本市场上公开进行融资活动,其发行的证券代表着一定的财产权或债权,这些有价凭证一般可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筹资者发行证券往往是以自身的财产、信誉、盈利前景等为保证进行的,因此在发行之前,必须进行资产评估、会计审计、律师公证等工作。直接融资具有筹资范围广、规模大、可以连续筹资而且具有社会宣传效应等特点。
间接融资是通过金融机构的媒介,由最后借款人向最后贷款人进行的融资活动,如企业向银行、信托公司进行融资等等,即由金融部门(如商业银行、信用中介、储蓄机构)通过吸收存款、存单等形式积聚社会闲散资金,再以贷款等形式向非金融部门提供资金。间接融资具有聚少成多、短借长贷、分摊风险、降低信息和交易成本等优点。
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之间的关系
直接投资是指投资人用于开办企业、购置设备、收购和兼并其他企业等的投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投资人能有效地控制各类投资资金的使用,并能实施全过程的管理。直接投资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较高比例的参加资本、开设子公司、收购和兼并现有企业及开办合资企业等等。
间接投资主要是指投资人购买金融资产的投资行为,其特点是在资本市场上投资人可以灵活地购入各种有价证券和期货期权等,并能随时进行调整和转移,有利于避免各类风险,但投资人一般不能直接干预和有效控制其投放资金的运用状况。
有此可见,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两者都可提供长期资金来源。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讲,间接融资比直接融资更受投资者欢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而且随着国际金融发展史的不断演进,也出现了交叉、融合的趋势。这是按投资者能否直接控制其投资资金的运用来划分的。
在一般情况下,间接融资较之直接融资具有较大的优越性。直接融资是一种资金直接供应(直供)方式,因此,资金融通规模、资金流向和使用范围都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间接融资是一种可以无限扩展的融资方式,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在社会范围内集中资金,资金融通的规模巨大,或者是直接融资所无法比拟的;同时,间接融资通常先由银行等金融机构集中资金,然后进行分配,这就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择资金使用方向,同时也便于中央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另外,作为中介机构的银行通过此存彼贷,收此贷彼,从而使得资金融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资金的运用更为合理和有效。
虽然间接融资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但是直接融资方式也是必要的。近年来,直接融资的比例在不断扩大。为了充分发挥不同融资方式的积极作用,世界各国在采取融资方式时,往往根据各国国情不同,特别是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有些国家以间接融资为主,有些以直接融资为主,不尽相同。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