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全国一卡通”只是“吹响了号角”


    

社保“全国一卡通”只是“吹响了号角”
盛大林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全国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会议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在跨省就业时随同转移;在转移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同时,还转移部分单位缴费;参保人员在各地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对农民工一视同仁。国家将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保机构信息库和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信息查询服务系统,发行全国通用的社会保障卡。(据12月23日《人民日报》)

近年来,每到年底,深圳等地就会出现农民工的“退保潮”,因为他们不准备再打工或者到其他地方打工,而他们的社会保险关系无法转移。退保后如果还想加入,就必须到家乡或者其他地方重新开始;如果打工地方不能稳定下来,他们事实上就不能真正享受社会保障。不仅如此,他们在每一个地方打工时单位为他们缴的社会保障金都要被“没收”,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要失去社会保障,而且要蒙受直接的经济损失。这种不公平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逐步提高社保层次并最终实现“全国统筹”的呼声日益高涨。现在,国务院终于作出了这样的决定,而且几天后就要施行,这实在是一个大大的好消息。

可是,在短暂的兴奋之后,我的头脑中很快又充满了疑虑:社会保障的“全国一卡通”真的能够马上实行吗?这样一个公认的大难题一举就可以解决吗?那个《办法》的全文尚未公布,我们还不知道社保转移接续的具体规定,比如“转移部分单位缴费”的比例是多少?参保人员在各地的缴费年限如何合并计算?城镇保与新农保如何合并?等等,都是一些很棘手的大难题。

社保之所以难以转移接续,主要是因为各地的标准不一样,包括个人缴费额度、单位缴费比例、政府补贴水平都不一样,而且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标准也相差悬殊。这样一来,标准相差悬殊的地方就很难对接。要是从低标准地区转移到高标准地区,后者的社保管理机构不愿意;如果是从高标准地区转向低标准地区,入保人不划算。而城镇保与新农保,完全就是两个社会保障体系,更是难以对接。为什么会出现标准不一呢?表面上是因为统筹层次太低、各地各自为政,根本的原因则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太大。且不说全国,即使是在同一省份内,社保的标准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以至于省内的转移接续都可能是个难题。

实际上,社保的“碎片化”以及城乡“二元化”问题早就凸显出来了。在舆论的不断呼吁下,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早已形成共识,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也都早就明确了这样的方向。之所以迟迟未见行动,主要就是因为难以处理上述种种问题。从报道提到的几种原则性规定来看,思路应该是对的,但具体操作起来,肯定还会遇到很多的实际问题。我感觉,国务院出台这个《办法》,只能算是吹响了建立全国统一社保体系的号角,以后的路还很长很长。

当然,吹响这一号角也是非常重要的,这说明国务院已经开始行动了。在我国社保体系建设过程中,这个《决定》肯定是一个里程碑。我相信,只要政府真正重视,所有“堡垒”都将一个一个被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