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欧盟的对本次气候大会的反应时强烈的,因为此次大会在欧洲召开,会议前期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各国也提出了初步的减排方案。但是,会议的进程中,各个国家坚持己见而导致最后无法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然而,对此的解读,从欧盟的角度,是可以理解的。总不能让人家对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吧。
至于是不是美中在协议无法达成的道理上起了关键作用,尚无法定论,但可以肯定美中起来重要作用,重要在于这两个国家是排放总量的大国。他们的举动将左右两个阵营的走向。
由于存在发展上悬殊的差别,还有在价值观上的巨大差别,所以要达成一致,路还很长。
不过为了全人类和地球的明天,会议还是要开下去的,尽管结果可能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