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啥盯住“学用脱节”不放
王匡忠
明天,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在网上发表就三个月整了。
虽然三个月很短,对《决定》只要用心去做,还是能做的。有一位老党员乘公共汽车,从来没给别人让过坐。参加关工委组织的“五老”学习《决定》之后,第一次给一个抱小孩妇女让座。这件事要是放在一般人身上并不算什么。但是,发生在一位上车都是别人给他让座他却给别人让座的老党员学习之后价值就大了,说明这位老党员学了用了,学用不脱节。
三个月来,每当我读《决定》读到“学用脱节”四个字的时候,既感到欣慰,又感到郁闷。欣慰的是:党中央终于把我提了多年的“学用脱节”问题写了进《决定》。郁闷的是:“学用脱节”的问题并没有因为写进了《决定》而立即叫停。难道说一些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就不能像这位老党员那样能做的就做吗?
二十七年前,我在《安徽日报》上发表的《抓学习不是左》和后来的近十几年里在《淮北日报》发表的文章中,多次谈到“学习与实践不能脱节”、“理论与实践不能脱节”、“学习与运用不能脱节”的问题。
2004年11月8日,就学习党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我在价值中国网,光明网和人民网的《人民博客》和《强国社区》发表了《有了真本事才能玩得转》一文中又一次提出“理论与实际不能脱节”的问题。
2008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闻周刊》转载了我在价值中国网和《人民博客》发表的《毛泽东胡锦涛为啥都盯着“文风”不放松?》一文中,再一次提出“理论与实践不能脱节”的文风问题。
2008年10月30日,我在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承办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官方网站开通的《学习与实践》上发表了《科学发展观学习与实践不能脱节》专题文章。我希望作者对《学习与实践》负责,绝对不能在《学习与实践》上出现“学习与实践脱节”的官样文章,那样会直接影响网站的形象,就会愧对《学习与实践》。
好了!现在党中央终于把“学用脱节”作为一个问题写进《决定》里了,这是我最欣喜的,最起码说明了我提出的问题与党中央要解决的问题是合拍的,也表明了党中央看到“学用脱节”问题障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严重性,证明了把解决“学用脱节”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学风建设、文风建设、作风建设的一个起点,而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
我为啥盯住“学用脱节”不放?按道理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已经出台,各级党组织就应该自觉的去抓好学习、抓好贯彻、抓好执行、抓好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贯彻、执行、落实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但是,因“学用脱节”,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艰难!例如:党中央历次开展的大的学习活动,包括:近几年开展的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活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又是派督查员督查,又是派巡视员巡视,又是层层组织所谓“大检查”等等。
由于,督查、巡视、检查本身就“学用脱节”,所以,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不足道。有些地方仍然“学用脱节”,正如《决定》中指出的那样“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等等。如果,开展一次大的活动完全靠督查、巡查、检查来推动,那就说明各级领导的觉悟和自觉性低到了极点。
因此,引起全党警醒的,抓紧加以解决的,应该是“学用脱节”问题。如果,广大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能自觉做到:学了就用,学用一致,学用不脱节,还会有问题可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