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广告与visa一广告的雷同很雷人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09年12月28日)
2009年12月14日,本人接到《广告主市场观察》的电话,并收到《广告主市场观察》致刘先明老师的采访函,请本人就visa在2009年3月和5-6月投放的两波广告的创意,以及visa的营销策略、品牌提升等问题,谈谈本人的看法。
以前,我没看过visa在2009年3月和5-6月投放的两波广告,按照《广告主市场观察》提供的网址,我看了看visa2009年3月和5-6月投放的两波广告,详见:
1、visa在2009年3月投放的第一波广告
2、visa在2009年5-6月投放的第二波广告
看了visa2009年3月投放的第一波广告后,我感觉到似曾相识,有点像2009年11月底看到过的“中国制造”的广告。于是,本人从网上再看了看“中国制造”的广告,详见:
“中国制造”广告片
商务部全球投放广告提升中国制造形象
看后,我发现,visa2009年3月投放的广告,与2009年11月投放的“中国制造”的广告,有八处雷同,以下是两则广告里八处雷同的截图:
一、两则广告里,都体现了鞋和鞋带:
1、VISA广告里,有鞋和鞋带。
2、“中国制造”广告里,有鞋和有人系鞋带。
二、两则广告里,都体现了体育运动:
1、VISA广告里,是冲浪。
2、“中国制造”广告里,是跑步。
三、两则广告里,都体现了文艺表演:
1、VISA广告里,是音乐表演。
2、“中国制造”广告里,是时装表演。
四、两则广告里,都体现了拍照:
1、VISA广告里,是手机拍照。
2、“中国制造”广告里,是相机拍照。
五、两则广告里,都体现了驾车:
1、VISA广告里,有驾车。
2、“中国制造”广告里,也有驾车。
六、两则广告里,都体现了飞机:
1、VISA广告里,是小型飞机。
2、“中国制造”广告里,是大型客机。
“中国制造”的广告与visa2009年3月投放的第一波广告,有上述如此高度的雷同,难道纯属巧合吗?
我认为,两则不同的广告的创意,存在一或两处雷同,那是有可能的;但是,上述两则不同的广告的创意,存在八处的雷同,尤其是结尾处都强化和运用“with”的雷同,那绝对是罕见的。
visa2009年3月投放的第一波广告,是在2009年11月投放的“中国制造”广告之前,那么,“中国制造”广告,模仿visa2009年3月投放的第一波广告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本来,对于“中国制造”的产品,世界上就有一些人认为“中国制造”的很多产品,是通过照猫画猫、照猫画虎的低层次的、低端的简单模仿而来的,也有人认为中国是全球最善于模仿外国产品和品牌的国家,甚至还有人认为“中国制造”是质低价廉的代名词。之所以有这些“中国制造”不良形象的说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中国制造”的产品里,的确曾有过不少的低端加工、简单模仿、缺乏自主创新的产品。
我国商务部之所以支持中国商务广告协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等四家行业协会,共同委托制作“中国制造”广告,并购买了为期6周的广告时段,于2009年11月23日起,在cnn等国际主流媒体投放,其中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重塑和提升“中国制造”具有创新和高层次特征等良好形象,转变世界上一些人关于“中国制造”是缺乏创新的低层次产品等不良印象的认识。
有效创新或好的创意是一则好的广告的灵魂,也是一则好的广告的生命;没有有效创新或好的创意,广告就缺乏了传播的意义和动力,就无法让受众记住广告的内容。
每一个有效创新或好的创意的广告,都是广告制作团队或广告制作个人创造性劳动的结晶。
广告是具有知识产权的,一则富有创意的广告制作者或广告的知识产权拥有者,其知识产权是应该受到尊重和合理保护的。
按道理讲,在商务部支持下,中国商务广告协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等四家行业协会委托制作的“中国制造”广告,应该是一则充满有效创新或好的创意的广告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则广告却存在模仿visa2009年3月投放的第一波广告的可能性。
模仿不是不可以,但是,模仿是要讲求创新的,是要讲求增加和提高技术含量的。那种停留在照猫画猫、照猫画虎的低层次、简单的模仿,是极不可取的,尤其是带有知识产权性的、并与“中国制造”有关的广告作品,更不能低层次、简单地模仿其他的广告。
如果在cnn等国际主流媒体播放的“中国制造”的广告,被确证是属于低层次、低级的简单模仿作品,甚至被确证是过度模仿,而带有抄袭性质的作品,那将是极不利于赋予“中国制造”以创新、高层次等内涵的,也是极不利于“中国制造”的品牌提升和推广的,与“中国制造”广告紧密关联的商务部,中国商务广告协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等四家行业协会,以及中标制作“中国制造”广告的ddb国安广告制作公司,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刘先明简介: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40多家单位借鉴了其研创的精细管理工程;首创了“签约总经理”的咨询新方式;首创了“岗位主人翁”的新概念,并赋予其科学内涵。2008年入选“中国改革开放30年行业百名功勋人物”;2009年被推荐为“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或建国60周年创新人物”;曾被评为中国十大企业管理咨询师、中国十大培训师;专长于为企业提供精细管理工程、企业文化、管理创新等咨询、培训服务。e—mail:[email protected],msn:[email protected];电话:1391082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