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魔兽》之21:向迈克·杰克逊致敬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可口可乐广告语

    “迈克·杰克逊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魔兽世界》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当张阳琦在饭桌上和我说出这样一句话时,我感到很诧异。是啊,一句简单的话就却能发人深思。为此我特意查了一下这句话的出处,才知道“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是可口可乐在二战时期提出的一句经典广告语,而这个用在可口可乐、迈克·杰克逊、魔兽世界身上,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魔兽世界》并不是一个故事大王,尽管仅靠做薄伽丘,《魔兽世界》的故事剧情就已经宏大如《十日谈》。然而暴雪不想仅此而已,他们也想象可口可乐一样,一直被模仿,却让人无法超越。而这一野望的实现方式就是将各种文化融入其中。
   
掺入摇滚文化
   
    在《魔兽世界》中,最典型的就是美国强悍的摇滚文化的巧妙渗透。就如同30年前,西方文化(当时被称之为西方腐朽的自由资本主义文化)随着改革开放进入中国时,穿着喇叭裤,戴着蛤蟆镜,扛着硕大收音机的待业青年们,听着摇滚乐、迈着太空步,成为了那个时代西方文化入侵中国的一个生动符号。而在《魔兽世界》风靡中国之时,这一切都在游戏人物的身上重现,再一次用游戏独有的魅力影响着新一代的80后、90后的青年们。
 
    1982年的夏天,一个年轻人正在洛杉矶的101公路上驾车回家。当时,他正深深沉醉于一段萦绕在脑海中的旋律和舞蹈,以至于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豪华座驾的底盘开始冒烟。直到有人骑着摩托车隔窗告诉他着火,这救了他一命。“我相信这首歌和这段舞,将会一鸣惊人。”在1988年的自传里,他这样回忆道。
 
    这首歌后来被称作Billie Jean,这段舞后来被叫作“太空步”,而这个人,叫迈克·杰克逊。配合Billie Jean的这段太空舞步,就此开创了一个舞蹈时代。提胯、耸肩、旋转、脚趾的发力,《魔兽世界》里的暗夜精灵男完美地继承了太空舞步的精髓。而关于他们外形的争论,也像迈克·杰克逊一样旷日持久。无论你认为他们长得很帅还是长得很变态,当他们跳起太空舞步的时候,一切争论,都会暂时消失。这个男人在2009年的夏天,带着争议和辉煌从世界上消失了,然而带着他授权的暗夜精灵男则继续活在虚拟的世界里,并每时每刻在玩家的操控下,用这些舞姿向天国里的迈克·杰克逊致敬。
 
    此外,为了和迈克尔杰克逊的地位相匹配,暗夜精灵女的舞蹈取材也同样大牌。法国最红的女歌手艾莉婕。在2003年推出的大碟《魔法电波》的一首歌J'en Ai Marre的现场演绎中,艾莉婕秀出了一段让世界惊叹的伦巴舞姿。一年后,这段充满灵性的柔美舞蹈,被暴雪完美地移植到了同样具有诱人眼神与腰肢的暗夜女精灵身上。魔兽世界中最具魅力的舞姿,非她们莫属。 
 
    是致敬还是山寨,这是个问题?在一个游戏中模仿各类现实舞蹈动作,其结果会怎么样,无外乎两种,一个是很成功,一个是模仿的很失败,《魔兽世界》无疑是属于前者,这种模仿用电影界的术语叫做向某某大师致敬。举个最熟悉的例子,就是《大话西游》中那段“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摆在我的面前……”台词,其实就是来自王家卫的《重庆森林》,取义也是致敬,而其通过周星驰同学无厘头式表演,再次解构,形成一种别样的风味。试想一下,在魔兽世界中,当牛头怪跳起迈克·杰克逊的太空步,惟妙惟肖,又是何种风味呢?
 
给摇滚爱好者一个魔兽的理由
 
    在国内,不少国产网络游戏也做过类似的尝试,在游戏世界中加入真实文化体系中的点滴,比如将代言人的形象加入到游戏中,制作成NPG,或是像《水浒Q传》那样为了炒作搞出个潘金莲服务器,来满足部分玩家猎奇的欲望。然而这些粗浅层面的文化渗入并没有得到玩家多少认同,而仅仅成为了一种炒作的噱头。巨人公司前公关古呤本身也是一个资深魔兽玩家,她指出:“《魔兽世界》,仅仅一个舞蹈系统,就有那么多美国摇滚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不仅仅迈克·杰克逊成功‘进驻’魔兽世界,甚至于每一个种族的舞蹈设计都有出处和典故,处处飘逸着一种让人熟悉的感觉。毕竟游戏是属于年轻人的游戏,而摇滚也是年轻人的最爱。凭什么不去玩魔兽呢?”
 
    如游戏中热心摇滚玩家太多,一直于注册不死族男为自己游戏形象的几乎爆棚,搞得满大街都是摇滚男经典的鸡冠头发型在暴走。有网友甚至套用了黄健翔的激情解说来给不死族男的舞蹈做了一番诠释:“就像是在一场摇滚演唱会上的表演。那一刻,不死族男继承了摇滚乐的光荣的传统。皇后乐队、齐柏林飞艇、The Clash、Nirvana、甚至林肯公园乐队灵魂附体,他不是一个人在演唱!”

    渗透摇滚文化有什么好处呢?毫无疑问,最直接的好处可以让一部分摇滚爱好者找到心灵的归属。他们可以在游戏中通过操纵人物自由的摇摆。在这种程度上,由于模仿的惟妙惟肖,其在某种意义上和《劲舞团》等街舞类游戏有相似之处,讲求和玩家在心灵上的契合是最重要的。甚至于暴雪还会是不是的拿他们的游戏中的舞蹈来开玩笑,比如在2009年愚人节到来之际,暴雪放出了一段视频,宣称要将动态的竞技场战斗和玩家控制的新奇舞蹈动作结合为一体,斗舞系统提供了全新的战队间对抗挑战体验,等于直接将舞蹈融入到战斗中,变成了一个舞蹈型的战斗劲舞团,玩家可以将各种舞蹈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自定义的战舞系统,从而运用千奇百怪的舞蹈和对手进行战斗。尽管这仅仅只是暴雪的愚人节新闻,但却很吊足了玩家的胃口。相类似的还有同时出现的所谓《星际争霸2》变形金刚组合战斗设定等,都是紧贴最热门的文化元素,其给予玩家的冲击力自然不言而喻。

    而这些都给了各种流行元素的爱好者一个爱上《魔兽世界》的理由,在游戏中实现自己对所热爱文化的向往,变成一个摇滚高手,象杰克逊一样舞动。本身就足以吸引那些有想法而无法实现的人们。

    反观之,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中,拿来主义盛行,却画虎不成反类犬,其关键就在于仅仅只是模仿,而非解构,再次重建。许多翻拍片之所以无法超越前人经典,恰恰如此。没有什么是不可超越的,奥黛丽赫本、格里高利派克的《罗马假日》也好,阿兰德龙的《铁面人》也好,都可以超越,可问题是真正翻拍的,无一能够达到那种效果。其就在于创意局限于前人的思想之中。这是一个解构主义的话题,也是产业的误区。简单的模仿FACKBOOK,让校内网和开心网至今毫无成就,不就是如此吗?游戏产业总是在出品三国题材游戏,各种各样的三国游戏数不胜数,可是全部都是千部共一套,《三国演义OL》、《QQ三国》、《三国群英专OL》等等,名目繁多,但除了人物和画面有些差异以外,其游戏实质惊人的相似,都超不出日本光荣公司出品的《三国志》系列游戏的影子,为什么,仅仅是援用别人的系统,抄袭过来,却不知道怎么变成自己的,不知道怎么讲好自己民族的故事,结果反倒不如日本人在游戏中讲中国故事有趣。

    说白了,拿来主义没错,但拿来以后还要消化吸收一下,暴雪拿来了摇滚,却赋予了卡通式的野兽外貌,从而重新解构了摇滚的风味,从而不仅仅赢得了摇滚爱好者的喜爱,也将更广泛人群的兴趣提升上来,这其实和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道理!(张书乐)

 

已更新章节点击即可阅读,欢迎批评指正

《榜样魔兽》之21:向迈克·杰克逊致敬 - 张书乐 - 武当派张三丰的疯言疯语

目   

引言 学我者生 似我者死(已更新)

第一部分 无公害魔兽

第一章谁妖魔化了魔兽

一 “毒品”大论战(已更新)

二 沉默的大多数(已更新)

三 “宅男宅女”的诞生(已更新)

四 魔兽玩家群体特征(已更新)

五 多大才成年?(已更新)

 

第二章 “黑锅”从这里诞生

一 忽然一夜搜索来(已更新)

二 罗生门2.0(已更新)

三 惰性思维铸铁案(已更新)

四 网络暴民≠魔兽玩家(已更新)

五 戒网瘾集中营(已更新)

 

第三章 团结的“瘾君子”(已更新)

一 够简单才够好玩(已更新)

二 吉尼斯纪录:3分37秒(已更新)

三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已更新)

四 团结就是力量(已更新)

五 别把六度当萝卜(已更新)

 

第四章 别把文化当“毒品”(已更新)

一 冲破文化壁垒(已更新)

二 不仅仅只是讲故事(已更新)

三 向迈克·杰克逊致敬

四 杂取种种文明的“杂种”

五 入侵虚拟 选举也疯狂

六 二十年的轮回

七 人性化的游戏生活

附:《魔兽世界》 现实世界的投影

 

第二部分 暴雪狼道

第五章 坚忍造就卓越

一成功源于幸运?

二 坚忍的跳票之王

三 为何非在旺季卖?

四 壮士断腕 放弃更需要勇气

五 做品牌而不做名牌

附:暴雪娱乐游戏产品年表

 

第六章 非常狼团队

一 打破历史周期律

二 不会玩游戏的不要

三 游戏不仅是工作

四 创造团队而不是神

五 不缺人才缺玩家

 

第七章 狼群造就口碑神话

一 狼群战术

二 成功不可复制

三 不差钱的义务宣传员

四 口碑营销的完胜

 

第八章副本狼道本诈

一暴雪的阳谋

二 狡诈植根于自信之上

三 打开潘多拉的盒子

四 副本控制是门学问

五 无尽的任务

六 造神的阳谋

 

第九章 插件 异化的食物链

一 打破创新性瓶颈

二 互联网创造众包机会

三 合法“外挂”

四 全球程序员的义务劳动

附:《魔兽世界》成功的十条经验

 

第三部分 “赢”销中国

第十章 逐“兽”中原

一 、九城网易鏖战决战魔兽之巅

二 凭什么选九城?

三 为何赢在中国?

 

第十一章 可乐战争

一 可乐改写游戏规则

二 首战失利

三 找准切入点

四 网吧全面“提速”

五 不是联合那么简单

 

第十二章 外挂战争

一 生存还是毁灭

二 嗜血的幽灵

三 750美元威慑战

四 宁可错杀一千

五 外挂终结者

 

第十三章 周边之战

一 石器时代的游戏周边

二 给周边一点文化

三 不被山寨的周边

四 周边的第三条道路

 

第十四章 一些思考

思考一:别陷入网游“性”营销

思考二:衰败的游戏网游代言

思考三:原创网游 别太有文化

思考四:该树立品牌了

 

后记:写给艾泽拉斯大陆以外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