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市区大广场附近的一家酒店。也许老街区的缘故,餐厅弥漫着下水道的味道。
餐后,兴致参观皇家艺术馆,兴趣集中在比利时画家、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作品展区;风俗画家布鲁格尔父子作品及伟大的人文画家鲁本斯。
艺术馆泡了一天,内罗毕飞来的的联合国环境署Wang.SJ加入行列,工作午餐。
晚,华灯初上。 有些疲劳,强大精神步行穿越方石铺就的大广场,四周围合巴洛克风格建筑。 广场中央耸立一棵硕大圣诞树,拥挤市民、游客;湿漉漉石子广场回荡圣诞歌曲,圣诞气氛浓郁……
导游指着一侧一只白天鹅雕塑匾额:“天鹅酒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在这里写下了《共产党宣言》。广场另一侧的鸽子酒店曾居住法国大作家雨果,小说《悲惨世界》就是在这家饭店完成的。
对21世纪游客来说,最有名气的还是布鲁塞尔第一公民”撒尿的于连“铜雕塑。导游却先给我们引导到一条胡同深处的一处,指着铁格栅隔离的一座雕塑:一伟小女孩正蹲着撒尿。导游笑着解释:“虽然这个撒尿的女孩不大为游客所知,却显示了布鲁塞尔市民的‘男女平等’意识……”
返回下榻处,阅读大会背景资料。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将于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如果《哥本哈根议定书》不能在今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那么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后,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这将导致人类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遭到重大挫折。也因为这个原因,本次会议被喻为 “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气候变化谈判的目的是使“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方就一直为此努力,并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公约》是气候变化谈判的总体框架,《议定书》则是第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气候法案。
《议定书》规定了发达国家在第一承诺期 (2008年至2012年)内的减排指标。2007年,各方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签署了“巴厘路线图”,期望能在路线图指引下走向今年12月的哥本哈根会议,为《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发达国家减排等问题做出新安排。
2008年以来,各方已经举行了9轮会谈,但在发达国家中期减排目标和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的资金两个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分歧较大。关于中期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2020年应当在1990年的水平上至少减排40%。目前只有挪威予以承诺,而欧盟仅提出减排20%到30%,日本提出减排25%,美国则只承诺4%左右,且这个目标尚未在美国国会获得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