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元年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变化?


2009年是3G元年,随着一年光阴的转瞬即逝,姗姗来迟的3G到底给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带来了什么变化呢?

      第一个变化,我们今年参加很多论坛讨论的时候,会有深刻的体会,那就是大家都在讨论4G了,而去年大家言必称的还是3G。

        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2009年作为3G元年,不管3G进展如何,都无法改变中国通信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使2G仍然占据主流,但3G毫无疑问的成为了现实。

    所以,人们实际上已经接受了3G,并把眼光盯上了更远的4G。不管人们如何争论,不管专家如何褒贬,哪怕3G只是一个过渡时代,只是一颗流星,那也是我们无法逾越的必然过程。

    2009年,3G成为了大众化的热词,既是通信行业的专用名词,也是娱乐加炒作的主题。

        第二个变化,已经在使用无线上网卡上网,而彻底放弃了原来一直使用的包月固定宽带。

     在2009年运营商的3G手机推广遇到了巨大难题,但在上网本、上网卡等领域还是充分发挥了3G带宽的优势,成绩有目共睹,在3G移动宽带的带动下,移动对固定的替代已经不仅仅是在电话语音领域,而在这种替代的督促下,固定宽带运营商们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全国大提速。有研究表明,固定宽带要想有足够的吸引力,就必须保持至少5倍与移动宽带的带宽。如果您今年享受到了免费宽带提速,或者现在正在使用无线数据卡产品,都应该感谢3G。如果没有3G,可能您还得长时间忍受512K或者1M的宽带上网,或者高价选择更高的速率产品。

        第三个变化,有些股票要卖了。因为,3G是2/3的啤酒,有1/3的泡,然后在3G之上的物联网,大概有1/3的啤酒,有2/3的泡,现在炒的很火的云计算,我只看见泡,没看见啤酒。

     和所有信息经济的概念一样,3G毫无疑问会带来泡沫,会再次演绎概念创造到泡沫猛涨到泡沫破裂然后洗牌重来健康发展的路径。3G在中国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成熟需要几年的时间,甚至很可能是仅仅是个β测试版,还未鲜花怒放就被4G替代,但股市和资本不希望等太久就收割果实。而建立在3G之上的与之相邻的物联网是新瓶装旧酒的热炒而已,距离真正实施恐怕不只是数年,云计算至今还在云山雾罩之中,但资本市场上的股民趋之若鹜,正在给概念制造者们创造财富机会。3G概念股肯定是仅仅的概念,浮华散金转头空,有人欢喜有人愁。

        注:12月4日参加2009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通信主题论坛,因时间有限,在回答主持人提问“3G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的时候,就简要的说了三个观点,用打比喻的方式阐述自己的思想,估计很多人并未能当场完全理解,所以在此展开论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