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的标志与含义


载2010.3.12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yc/2010/2010-03-12/34489.shtml

  有位同事给我讲过一则幽默故事:在一个公共澡堂内,彼此陌生的人都赤裸着身子一起洗澡。这时,就有两人因为碰撞了一下发生纠纷。其中一人是来自乡下的农民,一人是来自某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两人争着争着就动起手来,税务人员敌不过农民,他忽然住手向更衣室跑去。你瞧他干什么去了?只见他从更衣室出来时,单拿了一顶大檐帽扣在头上,气势汹汹地走到农民面前叉腰站住。农民也分不清是哪个权力部门的大檐帽,一下子就吓得不敢做声了。听完故事,忍不住大笑。笑过之后便想:帽子可表示身份,但身份到底意味着什么?

   身份这事情总是伴随着或明或暗的标志。从古到今,有许多代表身份的标志把一部分人与另一部分人严格地区别开来。在古代,皇帝的身份最为特殊,龙冠、龙袍、龙椅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标志,那是代表最高权力的身份标志。不仅如此,有关的称谓也很特殊。皇帝的母亲称太后,皇帝的儿子称太子;皇帝使用的东西都带个“御”字:御玺、御笔、御马……皇帝对自己则称“孤家”、“寡人”、“朕”。除皇帝之外,谁能享用?再有文武百官,从九品到一品,服饰顶带也区分严密。仅以宋朝为例:九品以上服青袍,七品以上服绿袍,五品以上服朱袍,三品以上服紫袍。其他朝代虽有不同,但其规定一样很严格。在封建社会,身份的标志体现在方方面面。所有的标志无不体现着森严的等级。

   现代社会摒弃了封建社会的陋习。今人并不象古人那样普遍地刻意拿显形标志表明身份,但在许多地方会作一些显示。标志本身就是身份的象征,在很多特殊行业,它绝对有着存在的必要,它代表的是权力、职责和行使权力与职责的范围。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人们往往看到的是标志本身正当含义之外的东西,譬如某些特殊编号的车辆,原是要起到某种方便作用,但实际运行中,有人则把它当成一种特权。这些车辆横冲直闯,不用象一些车辆那样受到必要的限制,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耻高气扬,甚至是有些霸气的味道。报载武汉市如今取缔这些特殊编号,主要是出于这个原因。至于佩带在人身上的标志,也有一些佩带者不注意正确体现标志的含义,而是利用它为自己或亲戚朋友来谋取某种不正当的利益。此为显形标志所代表的身份不能正确体现身份含义的现象。至于隐形的标志,也会体现出某种身份。还说车吧,通过不同档次的轿车可以看出不同级别的官员。如果是非官场人士,也能看出其财产、事业成就的大致状况。再有服饰、手机、住房……甚至连手拿一个茶杯、胳膊夹一个公文包的司惯、腆起的腹部、说话的声调、看人的神态以及包养的情人、二奶等等,等等。只要生活中存在的东西都可能成为身份的标志,鱼目混珠,五花八门。他们总是不停地制造出某种正当的或不正当的特征,连三岁小孩有时也能根据某些特征识别一些人的身份。

   正当的身份不是给我们拿来在人前炫耀或者压制人的资本,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约束自己的标志,它所体现的,是一种群体形象。作为某种身份群体中的一员,必须要求自己的言行符合自己的身份。所以,正当的身份要得到正当的体现。

   对于国家工作人员来说,身份代表某种范围的职权,这是不言而喻的。但身份不仅代表某种权利,同进也代表某种义务。拿着权力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我们有着太多的反面典型和正面典型。从成克杰、胡长清到张二江之流,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利用自己的身份或者说权力来谋取个人利益。别人干不得或干不了的不合理不合法的事他们敢干,因为他们自认为身份特殊,享有特权,可以做一些特殊的事情。再看焦裕禄、孔繁森、吴天祥他们如何在运用自己的身份或者权力办事,他们的全部权力都用来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与各种困难作坚持不懈的斗争,用来踏踏实实为人民谋福利。他们的权利与义务紧密联系在一起。至此,我们可以断定,贪官与清官在对待身份一事上的重要区别表现在:贪官把身份看作是为自己谋取利益的权势,清官把身份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和义务。这样看来,身份(对某些群体来说代表权力)也是一面双刃剑。

   对普通群众来说,身份只代表着劳动者职业的不同。即使拥有与众不同的特殊地方,譬如巨额的财产、辉煌的事业,那也应该是富裕、文明的标志。除此之外,别的含义都显得多余。

   共产党干部身份所体现的含义应该是这样的:身份越显贵,其修养越深,对自己要求越严,为人民所作的贡献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