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才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标


  从经济危机爆发初期,许多人就已经认识到了促进内需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但时至今日,一年来消费需求的增长只是局限于政府的刺激政策,源于民众的消费基础---人民收入却不升反降,影响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也处于大牛市中,相关的改革不是在减轻人民的负担,确是进一步加深人民肩上的担子,依靠这种方式和态度来促进消费,发展经济,调节经济结构,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流行于网络的一些经典词汇把时下的社会现况描绘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譬如有一个笑话说,某一个官员下基层调研,遇到一个老农,便握手问:你们生活富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还缺什么吗?老农回答说,什么也不缺,冰箱,彩电,电话都有,就缺陈胜吴广了。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短板就是居民消费,我国的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不到40%,而美国超过了70%,世界平均水平为62%。居民消费不足,使得我国经济增长过多依靠外需。能否改变居民消费这个短板,是决定我们能不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市场、能不能从投资主导走向消费主导、未来经济能不能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社会财富明显增长,但居民收入分配的比重是下降的,政府和企业所得的比重是上升的。

  改善民生才是发展经济、振兴中华的最终目标。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是长期战略,它的背后是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只有完善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收入分配机制,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让人们有更多的钱能够消费,让人民更有信心敢去消费,才能真正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真实基础是人民群众,只有摈弃空喊口号宣传的不良举措,只有切实为人民的利益着想,只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这个社会才会发展,人民生活才会得以改善,和谐社会才会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