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台湾学生的一次接触


      前两天,工作关系,与一个到河南参访的台湾各个高校大学生精英团体有了一个短暂的接触,四天的相处,感慨良多。

       出发之前,我想象中,他们对一些两岸共同的文化共同点会感兴趣,所以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准备,但是接触以后,就发现,每当我讲到这些的时候,他们明显的兴趣缺缺,礼貌的打断我的话,告诉我,“这些我们在历史书上都有学过”。后来,我及时转换话题,谈到当地的民俗、饮食文化、方言时,他们明显的有了兴趣。

       台湾的学生对政治的敏感性非常强,比如看到龙门石窟残缺佛像的时候,他们会问我,这些都是文革破坏的吗?每当讲解中涉及诸如“同文同祖、1948年、解放、新中国建立”等等这些词汇时,我都会小心翼翼的回避,因为能明显的感觉出他们的沉默,后来的陪同人员告诉我,每当我在讲解中无意中讲到这些的时候,台湾的学生都认为这是在宣传“统战思想”,我哭笑不得,不知道原来自己这么有“政治天赋”。也对以后的说话更加警惕。

        跟我之前的想象不同,台湾学生对大陆的了解非常少,少的有时候提出的问题让我吃惊,比如当我们互相玩一个“绕口令”游戏时,最后结束语是一句“阿弥陀佛”,当我念完后,学生突然问我,“你念‘阿弥陀佛’不会有什么影响吧?”当时,我一愣,反应过来后,我很诧异的告诉他,“怎么会?!信佛教完全没问题”,他才释然。虽然这些台湾学生对历史不是很感兴趣,但是他们对大陆一些诸如“医疗卫生、现代工业发展”这些话题反而感兴趣的多,私下交流中,也多是问我这些问题,受他们影响,我的政治觉悟提高飞速,尽量严谨,谨慎的回答。(真累人啊。。。)

        这件事让我的思想的弦也绷紧了,在随后的洛阳段讲解过程中,以前常讲的“工业产业、黄河小浪底工程”等等可能涉及政治色彩的话题,我统统省略了,改讲历史故事,呵呵~~话题起码很保险。但是与此相反的是,台湾学生对我们说话就随意的很多了,比如:在大陆我们对李登辉、陈水扁之流是深恶痛绝,不屑一顾的,但是,从这些学生身上,我却感觉不出来这些,他们会很随意的模仿李登辉、陈水扁讲话,不会太多顾及大陆这边接待人员的感受,结果听的下面的接待人员坐如针毡,私下出来跟我们抱怨,听的人员,苦笑不已,又不能提意见,郁闷的很~~

          虽然这些思想的差异让我感到了不适应和别扭,但是台湾学生在待人接物和动手能力及他们的合作精神却让我非常的佩服。比如,每到一个城市,都有当地相关的部门出来接待,这时不管当时的天气如何,他们都会在车上换上相应的正装出现,回送给当地部门的小礼物,也全都是他们自己动手制做的小电子产品,他们服从领队的安排,不管每天多晚回到宾馆,都要在当天晚上分小组讨论当天的情况,制作简报和专栏,甚至为了当天完成任务,几乎忙了一整晚,在参观中,非常守时,每当领导讲话时,下面听的人都非常安静,然后会热烈的鼓掌叫好,非常的有朝气,精神面貌非常好!

         以前没想过,两岸的交流有多么重要,认为我们同文同祖,了解是必然的,但是这次后,我尤其觉得,我们互相了解的太少了,交流非常重要,我们要走的路还非常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