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5点:中国股市已恢复融资功能
——中国股市已经成功跨越上上轮大牛市峰值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教授)
2245点是中国股市18年来的第二个历史高峰值。2001年6月14日,中国股市第一次登上2245点巅峰,并宣告上上轮大牛市的终结。2008年,中国股市最低下探至1665点,如今中国股市又在危机四伏中奋起,并再次轻而易举地、稳稳地踏在了2245点关键点位之上。这是中国经济在世界率先企稳的信心与信号。
2009年,中国股市在经历春节之后的7个交易日,连续拉出了6根大阳线,2009年2月10日,上证综指收于2265点,并成功地将2245点的历史次高峰踏在了脚下。与2008年的最低点比较,上证综指已累计反弹36%!
与此同时,再看看我国香港股市和美国股市的近期表现。在上上轮大牛市中,香港恒生指数最高历史记录为18397点(2000年初),而美国道琼斯指数为11908点(2000年初)。然而,2009年2月10日,香港恒生指数收于13880点;美国道琼斯指数收于7888点,这与它们在上上轮大牛市的历史峰值相差甚远。也就是说,当中国股市将上上轮大牛市峰值已成功地踩在脚下时,我国香港和美国股市却仍在上上轮大牛市峰值以下很远的地方在徘徊,这表明中国廉价的货币政策与赤字的财政政策正在发挥巨大威力。
因此,可以说,站上2245点,意味着市场信心重聚,中国股市已经恢复了强大的融资功能!
在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融资渠道单一的中国,低利率、廉价货币的过量投放,如果过度依赖银行信贷,最终结果必定是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再次巨量反弹,这是十分危险的事情。再加上4万亿的中央投资和18万亿的地方投资,实际上均需要大量银行贷款投入来配合实现。如果我们任由银行信贷规模无限制膨胀,其结果只有两个:一是过量的廉价货币投放,必将引发纸币贬值,物价(包括房价和股价)上涨,通货膨胀再度拔地而起;二是超规模的银行信贷投放过后,如果经济结构问题无法解决,尤其是暂时刺激过后再遇紧缩或是经济滞胀,那么,大量半拉子工程及无法按时偿还的贷款,将会再次形成巨额银行不良贷款。
因此,当中国股市重新跨越上上轮大牛市峰值后,恢复新股上市,甚至尽管推出创业板已成当务之急。这样,既可缓解银行放贷的单一融资渠道的巨大压力,通过增大直接融资比例,分散融资风险,与此同时,创业板的推出,又可以大力扶植高科技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大发展,从而激发全民创业的激情和热情,这样便可做到从源头上来真正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和矛盾。
政策建议:目前,应尽快改革新股发行制度,核心是取消政府行政性干预,让新股发行真正市场化:包括新股发行的时机选择,以及新股发行价格的确定,这都应由当事人和市场来自动决定,而与政府无关。否则,中国股市永远都是政府手中的“政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