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大河网友12月1日转载的《国家公务员考试:77.5万人争抢1.35万“金饭碗”》,77.5万人争夺1.35万个国家公务员职位!昨日,被称为“国考”的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正式开考。今年报名人数创纪录地超过105万,通过认证的考生超过77.5万,而最终能捧上“金饭碗”的仅为13566人,也就是说,录取率约1.75%,淘汰率超过98%。即平均每百名考生中不足两人被录取。其中,最高职位竞争比例为4723∶1,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
这一现象仿佛又回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高考,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象再现。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不平衡发展的现象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国家体制造成。公务员在我国社会地位较高,工作稳定,工作环境好。福利待遇,医疗保险、住房补助,退休养老的保障性好。有这样一种说法:国家公务员是“金饭碗”,省级公务员是“银饭碗”,县级以下是“铁饭碗”。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虽然早已打破的“铁饭碗”制度,但新的“铁饭碗”制度又公务员队伍中形成了。
二、官本位意识造成。中国有句俗话: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可见,当官在国人心目中位置的重要。诚然,当官一则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理想,展示自己的施政才华。二则当官受人尊重,能满足自身的虚荣心理。三者,当官者有特权。在我国,有权就会有钱。在当前的体制下,走从政之路,只有考上公务员才有资格和机会踏入仕途。
三、现行的就业形势造成。全国各高校的扩招,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分管大学生就业的副司长刘大为介绍,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212万、2004年增加到280万,2005达到338万。2008年达559万,比2007年增加64万,增幅达13%。每年大学生也不是完全就业,还有部分研究生,硕士生也加入就业行列。
我国各大企业及民营企业招收的员工,条件要求比较高,一般要有2——3年的工作经验。这就给新毕业的大学生就业设置了障碍。
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存在弊端。各高校都是“严进宽出”。许多大学生在大学几年,放松学习,混张文凭。没有真才实学,招到单位,工作不能胜任,导致用人单位不愿录用。
另外,当前,受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各大小企业也是艰难支撑,为了节约成本,不同程度裁员,更加重了本来就严峻的就业形势。于是,无可奈何的大学生只能挤向公务员这个独木桥碰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