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心田——武汉客运段服务和谐春运侧记


  银鼠辞旧岁,金牛迎新春。2月3日14时35分,伴随着喜气洋洋的《迎宾曲》,由漯河开往上海南的K463/2次列车欢快地穿行在豫南大地上。笔者登上这趟车跟踪采访并近距离感受了战斗在一线的客运职工所经受的各种考验和顽强精神。

  真情相伴——最好的愿望

      担当K463/2次列车乘务任务的是武汉客运段信阳车间K463/2次第三乘务组。这趟列车的旅客大多数是节后从豫南地区到宁沪杭地区的务工人员。尽管超员令车厢内已经非常拥挤,可列车员们仍在热情地为刚上车的的旅客送上一杯杯开水。

      走进餐车,顿觉满堂春意迎面扑来,一幅“和谐春运迎宾客、优质服务献真情”的大红对联直入眼帘。我们刚站定,一位来自上海市闵行区的杨倩倩女士领着两岁半的儿子拦住了列车长万传刚,“车长你好,我带着孩子实在是没办法,能不能帮忙补一张卧铺票。”万车长耐心地解释到:“大姐,别着急,列车办公席正在公开出售一些剩余卧铺,你先把行李放在这里,我们帮你照看,你抓紧带着孩子到列车办公席办理补卧手续。”……一会儿,杨女士又领着儿子艰难地挤了回来,告诉万车长卧铺已售完。看着她焦急地神情,万车长耐心地说:“大姐,请别着急,你的困难我们非常理解,一定会想办法解决的。”随后万车长组织休班的乘务人员在休息车为杨女士腾出了一张铺位供她娘儿俩休息。此时,杨女士向列车长万传刚连声致谢:“真的非常感谢,你们能站在普通旅客的角度换位思考,为旅客解决实际困难,体现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

  旅途平安——最真的承诺

      茫茫夜色中,列车迎着凛冽的寒风向东疾驰,从信阳站开车后,车厢内已是人头攒动,过道里、风档处已挤满了旅客。20时10分,有位硬座车厢列车员传来消息:5号车厢有位老人晕倒了!我们立刻向5号车厢挤去,从餐车到5号车厢,这段平常只需不到2分钟的距离,今天却走了20多分钟。此时,5号车厢列车员已经把这位老年旅客扶进了乘务间,万传刚见老人脸色惨白,不省人事,就果断地吩咐把车窗打开,自己用手指在老的人中穴用劲掐了几秒钟,老人终于醒了过来……万车长随即作出了快速反应:一是由副车长立即拍发超员电报,通知前方到站;二是迅速将6、7、8号车厢严重超员的旅客向其他车厢合理疏通;三是安排各岗位列车员适当开窗通风,防止旅客再次发生晕倒现象。经过几十分钟紧张的战斗,我们的衣服已被汗水浸透……短暂的歇息后,万车长介绍自己是本趟乘务组的副车长,春运期间代理正车长,原班组正车长按照客运段统一部署调到临客班组担当乘务去了。今年春运中他感觉到自己肩上的压力很大,同时他表示,和其他的同行一样,非常珍惜这次锻炼的机会,一定会加倍努力,用辛勤的汗水换来旅客的平平安安。

  旅客满意——最高的追求

      21时16分,列车从六安站开出,硬座车厢的旅客更加拥挤,我们从车厢内挤过时需要扯着嗓子不停地喊:“老乡,劳驾,请让一让。”各车厢列车员有的忙着调整行李架,有的忙着清理厕所卫生。在车厢里、餐车上笔者随即和几位旅客聊了起来,请他们谈谈对本次列车的看法和意见。

      李红玉,一位在苏州工业园区台籍电子公司务工的驻马店籍小姑娘,她说年前从苏州回家过春节时,排了二天队也未买上返乡的火车票,没办法坐的是苏州到商丘的长途汽车,又从商丘倒了班车才回到家乡,一路上还提心吊胆,忍饥挨饿。她说:“从家里坐上这趟直接到苏州的火车,车票价格又不贵,上车有吃的、有开水喝,最主要的还是安全有保证。”

      刘晓宾,一位在上海交大就读的信阳籍大学生。他说这两年铁路的发展太快了,从绿皮车到红皮车,从蓝皮车到白皮车,直至时速二、三百公里的动车组,简直可以说是飞速发展, 谈到本次列车他说:“由于在上海上学,多次乘坐K463/2次,虽然列车看上去陈旧点,但车内干净整洁、温暖如春,特别是列车员的服务态度让他倍感亲切。”

      耿志伟,一名安徽籍赴沪务工旅客。他说列车的服务挺好的,尤其是列车“和谐春运”的氛围挺浓的,充分体现了以旅客利益为根本的服务宗旨。同时,他也诚恳地提出了意见:春运期间,车票难买,卧铺太少,希望多加点卧铺。最后他笑着告诉我们:“餐车烧的回锅肉还是挺香的。”

      时近子夜,列车行进在宁西线上,那富有节奏感的“咣当咣当”声,更加增添了夜的宁静,望着窗外不时闪烁的灯光,我仿佛看见旅客那一张张写满笑意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