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自主品牌,面对“买方市场”没有议价能力;产品质量屡遭欧美等发达国家质疑,“召回”风波屡屡上演;人民币升值、劳动力等各项生产成本上升,利润空间越来越窄……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曾经红火一时的我国玩具出口企业遭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寒冬”。
在政府一系列措施下,促使行业进行重新“洗牌”。相关数据显示,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南京有20%的玩具企业关闭、停产。行业的“浮沫”被挤掉后,市场更加清晰有序,一批有实力、有想法的企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创新、树立品牌,不但在风波中站稳了脚跟,还留住了更多的客户,使对方认可了提价后的产品。记者了解到,在不久前的广交会上,不少南京玩具出口企业的订单不仅没有减少,报价还比去年普涨了两到三成。
曾经红火一时的玩具出口企业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