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求职》之总结
三、总结
从整体而言,我们这一代人注定要承受社会转型的代价。但从个体而言,仍然可以尽力去争取好的结果。
其实从上述分析,对于职业市场中哪些类别比较好,哪些类别比较差,可以说已经是一目了然了。为了更加清楚的查看,现按优劣程度将其排列如下:
(1)外企非大陆工
(2)经济发达地区公务员
(3)垄断国企正式工
(4)民企股份工
(5)外企大陆工
(6)政府雇员
(7)竞争国企正式工
(8)垄断国企非正式工
(9)竞争国企业非正式工
(10)民企非股份工
上述情况是对相对情况的总结,不包含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在民企中的一些佼佼者,一些落后省份的公务员、一些铁道工人等。
找工作的时候,尽量往高处走。不要被一些花言巧语所迷惑,不要被一些所谓人力资源专家的“看长远发展”的说法弄糊涂。一定要记住,我们站得越高,那么我们看得就越远,看长远发展绝对是起点高的翘望的远。
1、如何辨别正式工岗位和非正式工岗位
对于公务员,要询问是否进入国家编制。如果不进编制,即为政府雇员;对于国企,不要直接询问是否正式工,他们会义正言辞的告诉你:“我们这里都是正式员工”。你要注意,这里多了一个字:正式“员”工,里面分为正式工和非正式工。招聘的时候我们应该看他这个招聘是什么部门在主要操作。如果是某个业务部门自己在招聘,而不是总部人力资源部出面招聘的话,多半都是非正式工了。最后,可以询问多久可以“转正”,如果他们闪烁其词,仍然在解释“都是正式的”云云,或者他们告诉你3到6个月的“试用期”,那么你基本可以肯定是非正式工了。
对于很多非正式的人来说,企业从薪水到福利、从加班到提升都和正式员工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还是要选好正式的岗位。
2、要不要在意开始的收入
不在意开始的收入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很多的事实证明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正如在网上有很多人愿意以零月薪换取到好单位的机会,但是事实证明这个想法没有被社会认可,大的企业不会在意一个人的薪水,如果他们用了这样的人,反倒会损坏企业的形象,同时也是违法的。
认为一开始不要太在意收入,要看长远发展。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什么东西决定了一个岗位的收入?很简单,在不同公司间,市场形式好的,有长远发展的公司岗位,要比没有前途公司的同样岗位收入高;在一个公司内部,有长远发展规划的重要岗位要比没有前途的临时岗位的收入高。开始收入的高度反映了公司对你这个岗位的重要性的看法。你是认为一个重要的岗位有前途,还是认为一个不重要的岗位有前途?
从公司里边的事实来看,往往是后来的员工薪水高于毕业之后一直在公司默默奉献的人,这也在现实中导致了跳槽的出现,跳槽成为谋求涨薪的最好方式,大家普遍都认同这个现实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