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蒙自南湖公园管理处退休职工李汉武反映,他的退休工资从2007年8月至今都没有全额拿到,按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应发工资为1573.65元/月,而他仅拿到789.40元/月,尚有784.25元没拿到。据介绍,像李汉武这样没有全额拿到退休工资的退休职工,蒙自南湖公园管理处共有9人。
工资缘何不能全额拿到,记者对此事进行了调查。
从足额发放到“以费养事”
南湖公园管理处于1980年批准建立,当时的政策是财政补贴与自筹资金。南湖公园管理处党支部书记季长信介绍,在开始的几年里,政府每月财政补贴1.5万元,其余差额部分主要靠公园的门票收入和出租游船等游乐设施的租金来补足。
季长信说,公园的管理实行收费管理时,每年的门票收入就可以达到60多万元,游船等玩具每年的租金也可达80余万元,职工工资都能及时足额发放。
州政府回迁蒙自后,为配合政府的三路改造,南湖公园于于2004年3月实施封闭改造、改建,到2005年12月公园改造完成后,于2006年元月1日正式实行24小时免费开放,免费开放后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受到广大市民的称赞,市民也有了一个很好的休闲场所。
在改造期间,蒙自县政府每月财政补助4万元,加上公园摊位及游乐设施出租,基本能保证公园正常运转和职工工资发放。
自从南湖公园开放后,也带来了很多管理问题,其中,职工工资就是一个难题。政府的财政补助2006年7月停拨后,公园管理经费经常不到位,职工工资及各种经费经常拖欠。同时,公园免费开放后,公园的管理难度加大了不少,管理人员增加、环境、卫生、绿化管理困难,基础设施也不断破坏,难以管理。
鉴于免费开放后带来的种种困难,南湖公园管理处多次向上级主管部门蒙自建设局反映情况,希望能解决南湖公园管理存在的困难。领导考虑到实际情况后决定“以费养事”,即根据公园的实际内容核算管理经费,通过考核实绩后拨付。
季长信说,南湖公园管理处结合实际,把园林管护费、保洁费等费用一同核计后,全年共需978767.94元,每月经费81564元,最后领导同意每月核拨8.1万元。季长信介绍,但是这一笔经费还不能足额拿到,按照园林局的实绩考核办法规定,各路段的公园、绿地两个月进行一次考评,对各个地段进行打分,以分数作为拨付管护费的依据,总分为100分,考评得分在95分(含)以上的,全额拨付考评周期管护费,得分在95分以下的,就要被扣除一定数额的管护费。
南湖公园的绿地也纳入考核,季长信说,管理处每月实际拿到的经费仅有6.4万元,而南湖公园每月职工工资支出却是9.2万余元,基本的职工工资支付都不能保障。
“高原补贴”不能转入社保
季长信说,南湖公园管理处于1992年加入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社会统筹,按照规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根据工作年限和相关优惠政策,经社保局核定转入社保发放。但从1996年开始,根据省委省政府5月28日的决定,经主管局、县人事局批准核定的三项补贴(即所谓的“高原补贴”),社保局不予认可,转入不了社保统筹发放,范围仅限于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在编职工离退休人员,后来社保规定的1998年工资封顶后,事业单位增加职工工资、退休人员养老金和边疆补贴等都一律不认可,转入不了社保,其理由是南湖公园管理处是事业单位,而社保主要针对企业,企业没有这些补贴。
据介绍,对于社保不认可的这部分档案工资应发的养老退休金,10多年来,蒙自县许多参加社保的单位都是由单位按政策补发给退休职工。像李汉武等几位南湖公园管理处的退休职工以前也一直由单位补发,但至今有7个月没有足额拿到退休金了。
没有发放依据?
对于蒙自南湖公园退休职工的工资问题,蒙自县建设局局长刘刚说,这部分退休工资应该是属于社保局发放的,没有依据叫建设局出。
蒙自县建设局在《关于南湖公园退休职工反映退休工资问题的答复》中也提到:“事业单位的工资有人事局按规定核定,退休后转入社保,工资是按照社保的计算方式核定,两种核定方式核定的职工退休工资产生了差额,差额部分均无规定由单位补发”。
蒙自县建设局党委副书记李云标说,南湖公园一直以来都是靠财政差额拨款和自筹资金养活自己,现在实行免费向社会开发后,门票费收入和游乐设施租金没有了,局里以管护费的形式核拨工资,但只能保证在职员工,员工工资每年全部需要100余万元,而公园的游乐设施承包费用仅仅26万元,财政压力也较大,至于那部分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差额部分,没有依据要局里出。
而国家建设部2005年7号文件对公园管理做出了明确指出:“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供公众游览、观赏,开展科学文化教育及锻炼身体的重要场所,是城市防灾避险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公益性事业”。对于公园管理的资金问题,文件规定,“各地建设和园林主管部门要协调当地财政部门,将社会公益性公园的建设和管理费用列入财政预算”。
“退休金”是全部指望
在这9为退休职工中,年龄最大的是一位叫冯国祥的老人,今年已经80多岁了。冯老以前是军人出生,复员后又在部队上的俱乐部照了24年的相,于1980年到南湖公园管理处工作,直到1988年退休。冯老有3个儿子,都没有正式工作,生活比较拮据,孙子孙女都交给他带。冯老说,子女也没有节余,他那点退休金就是全部指望,本来就入不敷出,现在还不能全部拿到。而且冯老近几年来身体一直不好,前列腺、糖尿病和高血压时常折磨着他,在采访的短短40分钟里,他就跑了4次厕所,全身还长了不少肿块。
现在,冯老还经常看电视,前几天看到国家领导人在两会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对民生问题特别关心,尤其谈到对老年人的政策时,都说要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他听了心理也暖暖的。可是对于目前的遭遇,冯老却感到心寒。
南湖之“难”
职工的前途和单位的命运息息相关,这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最为盛行的一句话,在蒙自南湖公园管理处这样的事业单位里也得到了充分验证。从一开始,蒙自南湖公园管理处的职工就和南湖公园的未来联系在了一起。
看到本单位的退休职工这样的遭遇,季长信也感到难过,季说,现在公园的自筹资金部分几乎为零,仅仅就是靠政府那点管护费,根本无法补足这部分退休职工的工资缺口。
对于公园管理,可能大多公园都面临同样的问题。个旧金湖公园管理局也是财政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每年财政拨付70%,公园自筹资金30%,只是于南湖公园不同的是,个旧金湖公园一直是开放式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的,每天大约有2万多人出来逛金湖。个旧金湖公园管理局党支部书记李江辉说,个旧金湖公园管理局现有在职职工51人,退休职工15人,40多个临时工,公园管理需要绿化管护、环湖保洁等,需要不少资金。对于单位自己筹集那部分,李江辉说,公园内有一部分商场和游乐设施出租,每年的租金勉强能够应付资金差额,只是公园的管理难度在不断增加。
南湖公园管理处退休职工遇到的难题也许不仅仅是南湖公园一家的问题,而是所有公益性事业改革过程中都不可回避的问题。季长信说,这9位退休职工的遭遇已经影响到了在职职工的管理,本来今年有两个职工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他们都不愿意退,因为他们害怕遇到和这9位退休职工一样的尴尬。
南湖之“难”,谁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