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春节过后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重庆出现了小阳春,重庆的成交量在全国居首(当然是成交面积而不是销售额),引起地产界人士的关注。
在之前的分析中,我一直在疑惑是什么人的买房,为什么买房。列举了包括年终奖励可以支付重庆一套房的首付,政府的十七条新政特别是对于楼市的刺激,去年的持续过长时间的持币观望以及我们的年底促销工作等等,分析来分析去,还是一头雾水,得出的结论是要继续观察,不忙于下结论。
等到过了正月十五,年也过过完了。小阳春又在全国的范围内展开来,像南方一个偏僻的中小城市的一个楼盘每天也能销售个5、6套,让大家振奋了一把。要知道在南方楼价较高,两口子的奖金是不可能支付首付的。
小阳春能够持续多长一直是我关注的问题,期待它能够不断地加长,应该讲越长越有利。同时我也担心小阳春的原因分析不清楚,没有真正抓到事情的本质,只碰到了狗屡运而销售得好,当我们不小心离开事物的本质时就死得更快和更惨。用北方的话来讲有点“想吃怕烫”的意味,总之是小心翼翼地工作着。
北京的消息
小表弟一直就想在北京买一个房子,犹豫来犹豫去下不了手。
最近北京的二手房市场也活跃起来了,据他讲在路上经常看到着西装、挂着胸牌的二手房经纪人员带着客户看房,这可是若干个月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了,特别是我的一个同事在比较了二手房和新房后定下了一套二手房。
二手房与新房的关系不是特别明显,有人是通过这个时机来套现,有人是通过二手房的销售来凑奖金来购买新房,这是一个“倒肩”的行为。
无论是哪种行为二手房市场的火爆都有利于一手商品房的销售,毕竟当一手房交易量上升后,价格的上升是必然的;之后当一手与二手房的比价到了一定程度时,一手房的回暖就有基础了。
同样重庆的二手房市场强劲的反弹也让人兴奋,尽管二手与一手商品房的关系不明确,但更愿意把二手房火爆视为一手商品房回暖的前奏。
不容乐观
我非常赞同房地产一定是第一个回暖的产业,并且由它带领着经济复苏。但现在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现在判断是回暖缺乏足够的支持,缺乏环境的支持(无论从加工制造业还是从内需拉动等都没有看出复苏的任何迹象),另外就从房地产本身的环境来讲,也看不出明显的复苏的迹象来。
这波行情可以理解为反弹,不管是报复性的反弹,更严重点讲是回光返照,还是回暖的前兆,根本看不清楚。
我以为还是要保守一些,要保证如果我们判断错误的话仍然能够活下来,如果判断正确的话要能过得更舒服,也就是当我冲上去的时候要想到如何退下来。
思想上可以保守些,但工作上可以更积极些,利用好自己的有限的资源,保证我们能够抓住本轮行情的“小尾巴”。任何的机会都不放过是我们最终成功的根本,等不来也靠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