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极一时齐威王(三)


    话说有一天,齐威王打猎回来,打的猎物那叫多,心里头那叫高兴,于是乎准备大宴群臣,酒席宴摆好。就在酒席宴摆好的时候,下面有一个侍从说“国君,外面有个人,有一琴师,他说他弹的琴是全国最好,说要给您弹一曲。您想听吗?”说到这里,齐威王说“那就让他进来听一听呗,给我弹一曲。”结果来人叫邹忌,打完招呼一落座,开始调琴,调好了试了试声,试试这个声行了,开始往这儿一座,不言语了。你倒弹啊,不弹。待了有半个时辰,大家都等着呢,但是大家都不敢说啊,齐威王是今天的主人,他等了半个时辰,“哎,我说你到底是不是弹琴的?你要是弹琴的你倒是弹啊,你要不是弹琴的你就出去呗。”这个时候邹忌说“这琴有什么可弹的,很容易弹。但是我弹的好不好在其次,你还要听的好不好,听众你们得精通琴理。”这个时候齐威王就说“哎哟妈呀,我第一次听说还要精通琴理,这琴有什么可精通的,赶紧给我讲讲你的理,讲完了你好赶紧弹。”这个时候邹忌说“琴非常高雅,不只是悦耳,还能陶冶人们的情操,你那穷的听了我的琴,将来你就变富了;你那贪婪的听了我的琴,你就廉洁了;你那懒的听了我的琴,你就勤快了;俗的人听了我的琴就雅了。这里面有很深奥的学问,弹琴跟治理国家一样,上面你得积极倡导,下面你得努力配合,上下一致,政通人和,国家才能昌盛,民族才能兴旺。”齐威王说“哎哟,你说的真好。我就是不知道你弹琴的手艺咋样,你是说的好还是弹的好,你赶紧给我弹吧。”这个时候你看邹忌,“啪啪”弹两下又搁那儿停下了,“哟,我说国君,您还知道着急呀,我这才刚待多一会儿啊,您站在国君的位置上三年了,您干了什么了?您没瞅见那天下人都等急了?我这么会儿您就急了。”这个时候齐威王(说)“嗯,我懂了,我马上聘你为相,你帮我把齐国这个乐曲弹奏出来。”您看给君王谏言得注意场合、得注意方式。咱们话说经过了虞姬、淳于髡还有邹忌三个人不间断的谏言之后,齐威王终于任命邹忌为相,开始整顿朝廷,开始了他再一次让齐国强大的工作。

    那么就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注意了,这齐威王要治理国家,这回真的要治理国家了。那么在这种治理国家的过程中,他的第一要务是什么呢?那当然是整顿吏治。话说有一天,齐威王召集大臣说,寡人从今日起要重整朝纲,奖功臣罚罪臣,你们都一一给我报来,这天下咱们齐国七十二个县,哪个县令最贤?哪个县令最坏?当时有一个人就说这阿城县令最好,应当奖励;这即墨县令最坏,应当罚。齐威王又跟大家一问,是这样的吗?大臣都说是。这个时候齐威王留了个小心眼,他们都(说)是,我都已经好多年不玩活了,他们说的是真的是假的?我呀,我自己去看看吧。结果一看不要紧,“誉言日至”的阿城县令原来是贪官,把自己贪污的钱都给大臣分了,所以大臣都说他好;而即墨县令天天人家捱骂“毁言日至”的即墨县令是一个廉洁正直的清官,开荒、种地,经济日益发展。就一样,他从来不会行贿,也不会受贿,所以人家不夸他。那么这个时候,齐威王知道这个事情的真相以后很是生气,决定开会,跟大臣说,你们赶紧的把这俩县令给我叫来,把全国其他的县令也给我叫来,全国七十二个县令都在这儿,咱开个会,我要重赏重罚。大臣都来了,七十二个县令,齐国一共有七十二县嘛,七十二个县令都到那儿了,往这儿一坐,“即墨县令你给我出来!”即墨县令出来了,“我告诉你,我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你这个人在我耳朵根子这儿没一句好话,人人都说你坏。我调查了一下,你是我们这个国家七十二个县里面做的最好的一个县令,之所以人家骂你是因为你没给他们钱,你没行贿。就冲你这个,我决定奖励你一万户,奖励一万户什么啊?以后这一万户交的税你自己吃了,这叫食邑,奖励你一万户食邑。以后这一万户你不要那什么了,你就增加了一万户的工资啊,你做得最好,还要继续升官,继续努力啊。”“这个阿城县令你也出来吧。”阿城县令出来了,他还以为要领奖呢。“哎哟,我给你说啊,阿城县令,我耳朵根子里面满都是你的好话,后来我一调查,不是那么回事。你这个人你说你干过什么好事?自己贪污腐化不说,人家赵国攻击甄城,你那儿有大量的军队不帮着;后来卫国占领薛城,你假装不知道,把我这地儿都弄丢了。你还行贿,你说说你都把钱给谁了。”“我把钱给过谁谁谁谁…”“得,支起一大锅,把这几个人全部都搁油锅里炸了,炸完了咱们大家一起吃肉。”真炸了。那七十个县令呢?杀一儆百,奖一也儆百啊。不用儆百,我们就七十个县令,一个受到表扬,一个被下了油锅。所以这件事我们说,一下子那齐国的那几十个县令就都有了努力的方向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榜样坏榜样这都有了,所以很快,齐国天下大治、能人云集,逐渐再度成为强国。

    在这件事情上,您可以发现,齐威王那么他做的可圈可点的有三个地儿:第一个地儿是重事实。身边的人,说好说坏他不听,他自己不偏听偏信也不匆忙表态,而是派人去调查;所以第二点是重调查,重调查研究。自己亲自派人调查核实了;第三,重赏罚。在核准事实的基础上,当奖则奖,当罚则罚。那我们说经过这个努力,我们就可以从这件事中得出一点结论性的东西,正人先正己,己不正难以正人。第二点就是什么呢?偏听则暗,兼听则明。